她是建国后首位女省委书记,54岁拿律师执照,一生未婚,今年94岁

南柯归海 2024-12-20 03:09:54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少女性也踏入政坛成为楷模,万绍芬出身基层,却能成为中国首位女省委书记。

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她做出了不少改革的壮举,即便后来离任也心系人民,为了教育的发展,还捐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而她一生未婚,所有的心血全部放在了建设祖国上,甚至还在54岁的时候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而今年的万绍芬,已经94岁高龄。

万绍芬是怎样成为中国首位女省委书记的?她又为国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改革开放中的女性领导者

1985年中共江西省第八次党代会上,55岁的万绍芬高票当选为江西省委书记。

万绍芬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性省委书记,但上任记后,万绍芬面临的是江西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问题。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几年的历程,沿海省份经济迅速腾飞,但江西这样传统的农业大省却显得步伐缓慢。

要想让江西迎头赶上,必须从基础建设入手,九江长江大桥便成为了她眼中的“重中之重”。

这座大桥曾因种种原因停工多年,为了推进大桥的复建工作,万绍芬亲自前往北京,拜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

她详细汇报了江西的经济现状与复建大桥的必要性,恳请中央支持项目重启。

在万绍芬的坚持下,九江长江大桥的复建项目最终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1987年大桥重新上马,两年后顺利通车,结束了江西北部地区多年无法跨江而行的历史,时至今日,九江长江大桥依然是江西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除了基础建设,万绍芬还非常关注老区的发展问题,如果这些革命老区不能摆脱贫困,江西的整体发展也将受到制约。

于是她亲自担任江西省“老区建设委员会”主任,深入老区考察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

许多老区群众依然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甚至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保障。

面对这样的现状,万绍芬提出了“动感情、动脑筋、动真的”的“三动精神”,号召各级干部拿出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

在她的推动下,江西老区修建了2000多公里的乡村公路,启动了2000多个农村致富项目,许多老区百姓的生活开始发生显著改善。

在万绍芬的治理下,江西的党政风气焕然一新,她提出了“以权谋公,用权为民”的理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为百姓服务。

她自己也身体力行,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与百姓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

万绍芬担任省委书记期间,全省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30%,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九江外贸港口、向吉铁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也在她的推动下相继启动,为江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年的主政时间或许并不长,但在她离任多年后,江西的干部群众依然常常提起她的事迹。

投身公益与慈善事业

万绍芬离开江西调任北京后,虽不再直接主政地方,但她对人民的关怀却没有停止。

她不仅在国家层面推动统战与侨务工作,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公益和慈善事业中。

1998年,中国南方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江西作为重灾区之一,许多地区民众生活陷入绝境急需援助。

此时已经离开江西多年的万绍芬,主动请缨带队赈灾,她亲自率领团队,带着7660万元赈灾款物,行程1400多公里,走遍江西九个受灾县,确保每一笔款项、每一批物资都送到灾民手中。

90年代,她得知江西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经济原因无法上学时,主动联系社会各界,筹集资金,设立助学基金,帮助这些孩子重返校园。

她并没有满足于筹款,而是亲自捐出自己多年来积攒的3万元稿费,这些资金被用于建造教学楼和图书馆,许多孩子因此走出了贫困的山区。

万绍芬还积极推动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她曾亲自带领团队引资在江西多个农村兴建小型公园、科技馆和活动中心。

在担任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期间,万绍芬帮助设立了多个慈善基金,并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引入大量国内外资源。

她推动的助学基金和奖学基金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为成千上万的学子点燃了求知的希望。

从赈灾到助学,从乡村建设到全国范围的慈善基金,万绍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或许正是因为出身基层,有着亲身经历,万绍芬才能真正扎根基层,为百姓做实事。

扎根基层

万绍芬1930年出生在江西南昌县的三江古镇一个书香家庭,但当时社会风气中依旧弥漫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旧思想,镇上的私塾不愿收女学生。

面对这样的困境,她的父亲决定亲自教她识字、读书,1948年,18岁的万绍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中正大学经济系。

与她的同龄人不同,她并未把大学生活视作单纯追求学术的阶段,彼时,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大学生群体中涌现出不少爱国青年。

万绍芬受到父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理念的影响,主动加入学校的地下党组织。

她以学生身份为掩护,帮助组织传递情报,甚至参与了几次重要的秘密行动,很快从一个普通成员成长为地下党小组的负责人。

这一阶段的万绍芬,每天穿梭在南昌的大街小巷中,骑着自行车送出重要文件,同时还要小心避开敌人的盘查。

1949年4月,随着解放军渡江战役的胜利,南昌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解放军正式接管南昌时,万绍芬已经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革命工作者。

新中国成立后,万绍芬被调往南昌市委,成为一名基层共青团干部。

当时的南昌百废待兴,干部队伍人手短缺,她除了负责团员事务,还要协助起草文件、组织活动。

她的文笔流畅、思维清晰,撰写的每一份报告都言之有物,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不久后她被任命为共青团南昌市委的办公室主任,年仅二十岁的她已经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西北地区的工业建设是国家重点项目之一。

当听说陕西某航空工厂急需干部时,她主动请缨,毅然离开了家乡,前往条件艰苦的西北地区。

在工厂的17年里,她不仅与工人们同吃同住,还努力学习航空技术知识,帮助工厂解决了多项生产难题。

在那里她克服了气候干燥、语言不通等困难,工厂的同事们提起她时,总是竖起大拇指,说:“她是我们这儿的‘铁娘子’!”

17年的西北基层经历,让万绍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让她看到了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艰辛。

为了更好的建设祖国,不论怎样的职位,万绍芬都披肝沥胆,将自己所有的经历全部奉献给了国家。

国家建设者

1988年,万绍芬离开主政江西的岗位,在更高的平台上,她依然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期间,万绍芬强调要让工会成为工人最坚实的后盾。

她带领团队起草了多项关于劳动权益保障的政策文件,为工人们争取到更公平的待遇和更完善的福利。

通过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劳动保护标准化工作,她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权益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在中央统战部的工作主要负责港澳台事务以及海外侨胞的联络工作。

在这期间,她接待了600多个国内外代表团,出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许多海外华侨提到她时,都用“坦诚”“亲和”这些词语来形容她。

万绍芬坚持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添力,在担任江西妇联主任时,她自学法律,并以54岁高龄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

她一生未婚,将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

结语

从革命时期的地下党成员到新中国首任女省委书记,从推动江西经济发展到投身公益事业,万绍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的一生未婚无子,却用行动诠释了“人民就是她的家人”,如今的万绍芬已经94岁,希望她能健康长寿,而她的精神将继续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在2021年4月15日《百年党史巾帼红 | 万绍芬:新中国史上首位女省委书记》的报道

0 阅读:79

南柯归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