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柴有个朋友跟小柴吐槽,自己被「灵活就业」大半年了,有点扛不住,就准备去送外卖,结果第一天赚了38,反手电瓶车罚了50……
没办法,就主动降薪30%,结果十个里面只有两三个回消息的,但他神奇的发现,这些公司,竟然都是单休,而且在线沟通,对方大有一种,你爱干不干,有的是人干的态度。
「半年没坐办公室,职场变成这样了吗?……」说到这里,他语气里多少有点要认命的感觉。
比如有网友表示:「只想求个单双休的,如果双休我要笑醒,可遍地都是单休,救救孩子吧!」
「刚入职,干了两天,不签合同,早九晚六单休,工作内容按量计算……」
「面试了一家贸易公司,一共15个员工,还是单休,财务也要帮忙拣货,工资一天一百」
还有一位疑似程序员表示,一个十几人的公司,只有一个前后端,一个人维护开发十几个系统,需要把调研、开发、测试、部署、运维的都都干了,待遇只有十几K,还是单休……
类似这样的:「接受单休,接受加班,只想要个工作」
「不求多高能有单休早八晚五或者早九晚六,工作氛围好的就行……」
无独有偶,这两天,关于「单休」的讨论竟然有多个话题爬上了几个平台的热搜榜。
据新黄河调查发现,目前在招聘平台,快递、餐饮、零售、医疗、短视频等行业内,单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
似乎,在如今招聘者的眼里,谁再要求双休,就是不识时务,不讲道理的怪胎!
而小柴也随后下载了某平台看了一些岗位,将单休要求写进招聘信息的的确不在少数。
而在社交媒体上相关热搜话题的评论区,不少打工人现身说法。「从毕业工作到现在就没遇见双休的,现在的公司工作快6年了,早九晚六单休,早九晚六算一天九个小时工作,调休只能半天4.5小时起,没有加班费」
「那你说怎么办,我也想双休啊,可是我找不到啊」
「不仅单休,还要求无偿加班,每天差不多都要10个小时,周天如果加班的话,加班费还非常非常少,然后人家还觉得你应该感恩戴德 」
「我们这边双休就是梦,私企基本就没有双休的说法 」
也有用户表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单休变成一种义务,双休更是老板的馈赠。以前996是互联网大厂的专利,现在这股不正之风蔓延到全社会。现在想找工作,光一个双休,就筛选掉了90%的岗位……」
也有打工人表示:「真是好环境啊,建议大家一起享受」「哪怕是休息也要加班、出差、写材料,没有人会体谅你」
「双休这么正常的要求,现在成了奢侈品。回到1995年单休的日子。」
当然,更重要的是,单休也就罢了,但是不少人表示,虽然加班严重、单休,干的活越来越多,但是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了。
事实上,马云此番言论背后,加班、单休,在互联网大厂一直以来都存在的现象,甚至,在媒体的报道中,XX打成凌晨灯火通明,还被经常拿出来夸,甚至还要比一比谁最晚熄灯……
而小柴,经常出差半夜归家,从虹桥出来,路过携程办公大楼的时候,总是莫名感慨,这世上,总有加不完的班……
甚至有些公司,还在办公区挂起各种「CPU」员工的横幅。「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
比如有些单休、大小周的大厂,每个月的「加班费」算下来都比小柴的工资还高。
对于单休盛行,有媒体评论称,这是畸形的用人观念,是资本家榨取劳动剩余价值的衍生,放过打工人吧!
一来,就业环境太过于不乐观,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数量屡攀新高,数据显示,今年的应届生人数达到了1179万人,而值得注意的是,前两年的毕业生,没找到工作的还大把人在;
还在排着队,疯狂的向社会输出人才,比如阿里巴巴两年多减员68000多人,百度去年减员1500人,中芯国际减员1396人、京东方减员2220人、顺丰减员9000人、B站减员2291人……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并没有让坑位变多,而是在加速变小,意味着出来一个坑,大把有经验的和大把底薪的共同竞争,然后内卷就开始了……
也有人表示:「从996到大小周,再到现在的单休,咱们的工作时间就像是被人用橡皮筋拉长了似的,越拉越长,越拉越紧」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