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尼赛思:没有生死劫,只有稳为先

寰球车评说车 2025-03-04 17:03:38

在新汽车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跨国车企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尝试加快研发进程,打破传统能源的单线发展,也试图用流量打破营销桎梏……

但是事实也在证明,任何举措在中国市场的效果似乎没有达到预期。

不断试错过程中,大家逐渐意识到,以中国为一面镜子去思考诸如新能源汽车还是新汽车、中国与全球业务如何匹配、传统红利与未来发展怎样得到平衡可能是一个关键。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捷尼赛思将正式进入2.0阶段,由“零到一”转向“高效运营”,多项规划似乎给了市场一个具备说服力的参考:

历练内功:优化组织架构以提高灵活性与韧性,应对动态市场挑战并加速实现盈利。

降本:为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运营效率,捷尼赛思在北京和成都的运营将由两地的捷尼赛思中心接管,北京捷尼赛思之家和成都捷尼赛思之家将停止运营。

增效:通过“展厅+”模式扩展消费者触点,该模式以更轻资产投资、快速回报周期和商业吸引力为目标,提升网点布局效率。计划于2025年三月底在深圳开设“展厅+”门店,并加速全国更多“展厅+”门店及售后服务网点的布局。

本土化车型:强化本地化战略,探索本地研发与生产能力,将完成国产化车型的落地,持续向市场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车型。

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这一系列操作让市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捷尼赛思,也引发了市场诸多思考,如此一家年轻的韩系豪华品牌会在中国拿出怎样的新姿态?

|后发者的挺胸抬头

事实上,捷尼赛思可谓是最年轻的豪华品牌之一,进入中国短短4年间,品牌在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0-1”:即让消费者认识认知何为捷尼赛思,何为韩式豪华。

独特且优秀的设计、考究且匠心的做工用料、领先同级的配置,让捷尼赛思在坊间收获了“小宾利”的美名,这无疑是对于新晋豪华车的至高褒奖。

但我们不可否认,捷尼赛思进入中国市场恰逢市场变革,就连捷尼赛思中国CEO朱江也承认,捷尼赛思2021年入华,此时的中国豪车市场正在被新势力们颠覆着,格局的变化莫测自然也让捷尼赛思的适应期或者说是建设期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例如市场对于捷尼赛思“三进三入”的误解,例如对于捷尼赛思正在经历“生死劫”的误读,也正是在这样的非议中,捷尼赛思以不变的长期主义信条稳扎稳打。这种对于长期主义的绝对坚持也让这样一家后发者能够拥有挺胸抬头的姿态。

回看过去四年,捷尼赛思接连导入全球车型,向中国市场呈现完整的产品序列;在全国 15 个城市布局了销售服务网络,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确立直营代理模式,在维持价格稳定和保障二手车价值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为品牌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一众品牌退出或退市之时,我们很难称捷尼赛思在“量”上给到了外界足够的惊喜,但在历练内功,建设品牌的过程中,捷尼赛思仅用4年时间完成“0-1”的根基建设。于任何一家豪华品牌,或是后发者而言,都不容易。

对于一个有着严谨发展逻辑且背靠大型汽车集团的豪华品牌,“后发者”的考量一定是全面且不容有失的:随着在中国1.0时代的探索告一段落,捷尼赛思深谙,豪华汽车用户对新能源、智能化应用的偏好已经初步成型,同时对于千篇一律的产品调性正在产生乏味感,这无疑为“谋定”的“后发者”提供了更精准、更有效地直击市场机会。

我们从不认为捷尼赛思需要去撼动BBA所制定的市场格局,也无需在新势力面前展露自己的锋芒,韩系车的内敛与内秀往往存在于细节与内功之处,这样的不断自我丰满被朱江称之为“长期主义”,他并不避讳去谈及捷尼赛思在过去四年时间面对的巨大挑战,而对于在“纷飞战火中建立的一片净土”,捷尼赛思用珍视的眼光将其牢牢守住,这远比大刀阔斧地改变与响彻长空的口号来得更重要。

|后发者不等于落后

从今时今日,捷尼赛思将正式迈入品牌的2.0阶段,而对于这一全新篇章的起笔,朱江的坚定也是捷尼赛思的坚定已然公之于众:捷尼赛思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会强调本地化研发与生产的持续投入。

没错,捷尼赛思即将迎来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阶段,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趋势下,我们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领略到韩式豪华所带来的新汽车。

一方面,在燃油车市场,捷尼赛思所建设的根基已然初见成效,G80车型的起售价已然进入30万元以内,这并非市场上所谓的一口价、大降价,而是健康品牌体系下给出的售价标准。要知道,G80车型甚至在某些方面具备超越BBA的产品力,而如此价格体系的制定才是捷尼赛思背后健康度写照,打价格优势并非赔本赚吆喝,而是综合多重因素后的正向决策。

另一方面,捷尼赛思所背靠的本土化研发与生产体系同样具备期待性,据朱江透露,捷尼赛思整合集团在韩国南阳的研发中心、烟台的中国研发中心以及上海的数字化研发中心的资源,同时联合全球顶尖设计师,共同为中国市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化产品。

可以看到,以上布局为顺应中国市场而为,在产品端全面拓展与强化。与此同时,捷尼赛思也希望强化市场触达的效率:

捷尼赛思将关闭成都和北京的捷尼赛思之家,保留上海捷尼赛思之家。此前,这之家店主要承担品牌宣传推广和用户体验展示的功能,但如今,其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

而关闭不等于退出,首先,城市之家店的关闭不会影响当地车主的售后服务体验,成都和北京均有合作代理商,车主的售后需求可由其承接。在网络布局方面,品牌并非单纯缩减,而是进行优化调整。3月份,深圳将开设新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今年南宁也计划开设新网点。此外,还会增加独立售后网点。

而对于车主保有量较大的地区(如上海),增加独立售后网点可减少客户维修保养的通勤距离和时间成本;对于有车主但尚无服务网点的地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北京现代或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力量,提供售后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早在去年,捷尼赛思推出了“展厅+”模式。此前,像北京朝阳京港捷尼赛思中心这样的直营网点规模较大,场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而“展厅+”模式对场地的要求大幅降低,仅需400-500平方米即可。经测算,该模式可使经营成本降低约60%。目前,深圳的新合作伙伴以及南京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都已采用或正在调整为这种模式,以更灵活地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

如此瘦身之举,也是捷尼赛思主动求变的积极举措,产品聚焦豪华,服务网络进一步精进,这是对1.0时代的总结与变化,更是在当前中国市场的精确战力匹配。

轻装上阵,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谋定新的发展节奏,是为了捷尼赛思进一步在中国的全面发展。

拒绝生死劫,迎来以稳为先的新发展阶段,捷尼赛思或许很难短时间在中国掀起巨大的风浪,但就像他们所坚信的长期主义那样,收获期到来前的每一步都不应该走捷径。朱江表示,品牌将在未来的3.0阶段,实现快速增长与可持续盈利。

0 阅读:28

寰球车评说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