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香港有几部史诗电影?
若只论旧年代故事,那当然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跛豪》,和诸如《五亿探长雷洛传》、《一代枭雄之三支旗》、《四大探长》等跟风之作。
但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港影状况,这些电影都并没有足够的质感。
而在许多年后,类似题材又卷土重来。
可堪一提者,大略要包括《浮城大亨》、《追龙》、《风再起时》和《金手指》这四部,余者都颇为粗糙,可略之。
那么,浮城史诗,谁人称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eebad400df38f62097e2d894dde1f2.jpg)
《浮城大亨》是其中最早的一部。
电影上映于2012年,导演严浩,主演郭富城,原名“百年浮城”。
提到这部电影,不期然又想起,被郭富城推拒的另外一部电影《十月围城》,而不得不说,郭富城这个“城”字,很能贴合电影本身。
严浩名气很大。
一个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一个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就能说明所有。
按理说,限于出道履历,郭富城很难与他有交集。
但世事就是这么奇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c9104c3d50b9f461dbe6d8196dfdd0.jpg)
反过来说。
如若看看谭家明的《父子》,再看看严浩的《浮城大亨》,又再对比看看吴中天的《天亮之前》、黄庆勋的《麦路人》和《断网》等电影,会让人惊诧于,这些电影在审美、质感与叙事能力等层面上的差异。
然而郭富城同时又有《浪漫风暴》、《白银帝国》、《杀人犯》、《寒战》、《踏血寻梅》、《无双》和《临时劫案》等新导演作品在手。
所以郭富城与新导演的合作,虽然则一方面有“透支”和燃烧自己的嫌疑,另一方面,却也实实在在地时有惊喜。
这实在让人很难取舍。
他本身错过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能得老前辈如谭家明和严浩的青睐,已经是极其值得高兴的事情,看看同时期甚至比他更早的演员,有几个人能有这个机会?
故而对比片单看看,虽偶有被辜负,但似乎始终还是得大于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db3880fc097454d646cd5108d72a743.jpg)
回到《浮城大亨》。
电影以弃婴、养母和生母之间的关联与隐喻,力图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去回溯港岛的“浮城往事”。
这当真是有相当的难度。
从电影中,我们一眼可见寻根意象,以及历尽艰辛而来的“香港精神”。
从没见过生母的布华泉,在穷困潦倒的渔家长成,而后兜兜转转终于上岸,又以超龄学童的身份被人歧视,为了生计,他一天做几份工,一分一毛地攒,“️谁叫你穷啊,拼命干吧!”
这就是昔时的香港人。
时光与命运,赋予了他们“顶硬上”的不屈意志。
而在重压、艰难与歧视之下,布华泉渐渐成长。
年仅四十岁,他就成为了东印度船坞公司的华人董事,可谓传奇。
然而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Who am I?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a3712316d994fe84dd64f61558ee10.jpg)
这部电影很有质感。
选题的深度毋庸置疑,立意高远、故事里饱含着感情,而在剧情设计、叙事和表演、技术等各个层面,也都经得住严格的推敲和挑剔的审视。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当年这部电影,没有在任何电影节,获得任何一个提名。
这其实很谜。
以电影的基本面来讲,这完全是一个无法解释的事情。
然这部《浮城大亨》,有没有缺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1b8abd9d881c76dcdc95e67a958cb0.jpg)
可以做一个简单对比。
王晶的《追龙》,是一部典型商业片。
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它是昔年的《跛豪》和《五亿探长雷洛传》的翻版,有旧年代质感兼叙事流畅,但立意浅浮,剧情落入俗套,更缺乏那种宏大的年代意象。
电影仍然偏重了港式江湖片的拍法,未能当真沉落下去。
进而导致底蕴和深度皆不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a9314e3da9153310deb2860e09f6827.jpg)
翁子光的《风再起时》,本来局面大好。
电影虽然是旧调重弹,但在编剧和立意上不落窠臼,值得盛赞。
比如,电影为探长磊乐,写下了在日军铁蹄底下逃生的履历,那份求生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和人性的愧疚,影响其一生。
这个创意极佳,也已经初具了史诗意味。
然在电影的中后期,为了强行迎合双雄架构,大幅删减了磊乐的人物性情和枭雄事迹,转而拿去填补到另一探长南江的身上,在叙事上就出现严重的偏差,甚至更以南江为电影主视角,令电影转而变成了“南江传”。
预期中的“双雄对决”,变成了一边倒的笑话,加上细节剧情设计糟糕,终场对决又草草收场,空有年代大戏的野心,却最终落空了事。
野心大过实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d0ac2524fc4ae12fb02ee34f8a659e.jpg)
庄文强的《金手指》,选题就很不妙。
然鉴于前作《无双》的声势,这部投资规模和阵容仍然强大的电影,也吸引了不少关注。
“遍地黄金”的香港、野心家的天堂,枭雄的不择手段与野蛮生长,虽则这个年代久远的“香港奇案”,很难在当下引起共鸣,然这种天然具备“史诗”意味的故事,本来也可以有成就经典的可能。
但很不幸。
立意不谈,无论是叙事、细节乃及人物设计和表演处理,尽皆浅浮。
大梦一场,平庸之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c2f86b2d7c9075230c5a143555c4202.jpg)
以品质而论,《浮城大亨》可拔头筹。
但如果更苛刻一点去看,这部电影,对于布华泉人生的着墨,也有失衡之处。
关于其身世、幼年及成长中的苦难、拼搏,乃及“我是谁”的自我拷问等等,都做得非常到位,然而对于其中后期的“商业大亨”履历的刻画,就显出来不足。
在这个部分,我们似乎只能看到其人生进程内的隐忍、内敛与敬业,但这么一路下来,却显得无甚波澜。
而一转眼间,他就到了高位。
或许人物原型,也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与努力间,一步一步走下来,但作为电影来讲,是不是该更为深入商业世界,又是不是应该为布华泉,炮制一个更为“跌宕起伏”的人生?
毕竟,这是大亨传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d44e2678eb223dee735536daef6272.jpg)
这个问题。
郭富城的另一部电影《白银帝国》也有。
也即充分着墨于人物内心世界,也预做了足够的前情铺垫,但在进入商业的重头戏之后,反而有语焉不详、草草收场之感。
一隅浅见,仅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