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站在彭水边,内心五味杂陈。
虽然他没有能够阻止大唐滑向历史的深渊,但至少没有辜负太宗皇帝的托孤之意。
深深叹口气之后,没有说一句话,在使者的注视之下,自缢而亡。
这一刻,他想起了自己的舅舅高士廉,也想起了少年时代的长安城,是那么亲切而温暖。
罢了,一切都已经到了尽头。
长孙无忌出生世家大族,父族和母族都是出自于帝室家族。
父族给他的只有伤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磨难成就了他。
长孙无忌的父系祖上是北魏“帝室十姓”之一的拔拔氏,十姓即为索头部拓跋邻的7个兄弟、叔父的乙旃氏、远亲车焜氏、皇族拓跋氏。
到了长孙无忌出生的时候,长孙氏已经是以河南为郡望的世家大族。
其父是北周、隋朝年间的大将长孙晟,深得杨坚的赏识。
长孙无忌的童年时代生活应该是在物质优渥的环境中度过的。
不幸的是,在609年,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了。
异母兄长孙安业开始虐待他和他的妹妹观音婢。
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过多地去争辩、抗争。
万幸的是,长孙无忌的母亲家一样是一个了不起的家族,他的舅舅高士廉把妹妹、外甥、外甥女都接了回去。
长孙无忌的母系家族出自渤海高氏(北齐皇族),高士廉与大名鼎鼎的高长恭是同辈,恰巧是五服之内。
因此,高士廉的父亲这一辈还是北齐的王爵,在北齐被北周消灭后入了长安,随后高士廉在隋大业年间开始出仕为官。
高士廉对自己的妹妹有多好呢?
有一年高士廉被贬官去岭南,为了母亲和妹妹,把自己的大宅子卖掉了,给自己的妹妹买了一处小宅子。
相对来讲,长孙无忌的舅舅家更有人情味些。
也正是如此,在高士廉晚年去世时,长孙无忌痛哭流涕。
高士廉不仅在生活上给了长孙兄妹关怀,更是在指引人生道路上费尽心力。
观音婢(长孙皇后)13岁的时候,高士廉觉得李世民这个家伙不简单,以后肯定是人中龙凤,因此做主将观音婢许配给了李世民,直接成就了一代贤后——长孙皇后。
高士廉的看人之术非常老辣,因此他也必定是长孙无忌的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长孙无忌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儿时玩伴李世民能够成为御极天下的人,但是事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并且参与了政变之前的预谋,从而进入到了权力的中心。
唐太宗统治期间,长孙无忌是毫无疑问的自己人。
有一天,有人秘密给李世民打小报告,说长孙无忌作为外戚,威权太重,建议打压一下。
但在李世民心中,长孙无忌和普通的臣子不一样,他是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死党,也是自己的大舅哥,这是自己为数不多可以完全信任的人,甚至超越了父子兄弟。
李世民甚至因此找大臣们开了个会,向他们做了个声明:朕今有子皆幼,无忌于朕,实有大功,今者委之,犹如子也。
意思就是告诉大家,你们之中的有些人,不要再动歪心思了,没用的。
长孙无忌终太宗一朝,政治地位是立于不败之地,数次想要退居二线,都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同意。
在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长孙无忌作为亲舅舅,再加上拥立李治的功劳,已经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而万人之上了。
长孙无忌的建议,李治无不认真思考,并且基本上都接纳了,而且关系融洽,不时还亲自去长孙无忌的家中串门。
历史不仅是一个庞然大物,还有着怪脾气,往往在转瞬之间就制造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结局。
唐高宗爱上了一个人,那就是武曌。
为了立武曌为皇后,不惜废掉太原王氏出身的王皇后。
在这个过程中,长孙无忌做出了一个致命的抉择,那就是在皇帝和武昭仪同时上门打招呼的时候,选择了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武曌派出了自己的母亲三番五次登门拜访长孙无忌,希望这个朝堂上最重要的角色能够做出支持的表态,但是事与愿违。
在这个过程中,高宗在努力想要让大臣们达成一致再进行决定,因为从后来的结果可以看出,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坚持并没有什么用处,褚遂良因此而被贬。
高宗在没有长孙无忌的支持下,下诏决定废王皇后,改立武昭仪为皇后,这已经证明了绝对的权力是掌握在高宗的手中,并不是所谓的权臣手中。
但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大臣都是忠于唐太宗李世民,凡是太宗肯定的事情,肯定就是对的,在商议之时说到“致位至此,且受顾托,不以死争之,何以下见先帝”。
事情可能就是坏在了这个地方,李治感受到了唐太宗施加的枷锁仍旧存在,从内心深处应该是厌烦的。
作为宰相集团中的李勣则表现得相当圆滑,在已经知道事情不可逆转的时候,先是托病不入朝,再是面对唐高宗的质问时,直接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征求他人的意见呢?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直谏和宁折不弯,就已经触怒了唐高宗,想要亲政,就必须将挡在自己面前的人一一除去。
另外还有一个睚眦必报的武则天在边上虎视眈眈,授意许敬宗伺机报复。
许敬宗不负所望,给长孙无忌安排上了谋反的罪名,但是唐高宗一开始并不相信。
许敬宗引经据典,先是用宇文述和隋朝为姻亲,但是其子与文化及依旧在江都弑杀隋炀帝,而且长孙无忌担任宰相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廷,恩惠施予百姓,这是比宇文化及还要可怕的存在。
这几句话,可能已经让唐高宗后背发凉,而且投鼠忌器,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后面的隐患将是不可估量的。
而许敬宗又给唐高宗讲了一个汉文帝哭杀薄昭的典故,这下就让他坚定了大义灭亲的决心。
长孙无忌的心已经幻灭了,他已经不想再争,或许是心中已经知晓申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在他的心中,他没有对不起自己的儿时玩伴,也没有给自己的姐姐丢脸,更没有辱没了自己的舅舅,他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长孙无忌跟随太宗,从夺天下到治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谦让了一辈子,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极力想要避免的宿命。
长孙无忌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起伏,更是唐朝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长孙无忌在太宗时期,凭借与李世民的关系以及自身的才能,成为了朝中重臣。
他在太宗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比,不仅是因为他是李世民的妻兄,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和李世民一起长大,彼此之间的信任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这种信任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关键时刻的政治决策上。
每当有大臣提出关于长孙无忌权力过重的问题时,李世民总是坚定地站在他这边,公开表示对长孙无忌的信任和支持。
长孙无忌也因此在太宗一朝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政治地位,无论他如何试图退居二线,李世民都不允许。
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长孙无忌在太宗时期的权力稳固且无可替代。
随着太宗的去世,新的权力格局逐渐形成。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作为亲舅舅,自然成为了新皇帝身边的重要人物。
他不仅继续担任要职,还因拥立李治有功,地位更加显赫。
李治对他言听计从,甚至经常亲自前往长孙无忌的府邸,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和依赖。
这种亲密的关系,似乎预示着长孙无忌将继续在朝中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的转折点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唐高宗对武曌的宠爱,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
武曌不仅得到了皇帝的青睐,还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
她要求废黜王皇后,立自己为后。
在这个过程中,长孙无忌的态度至关重要。
他选择了回避,既不愿明确反对,也不愿公开支持。
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使得他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和支持。
武曌的母亲多次上门拜访,试图说服长孙无忌支持武曌,但长孙无忌依然保持沉默。
他深知,一旦卷入这场权力斗争,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回避的态度,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高宗在没有得到长孙无忌支持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废黜了王皇后,立武曌为后。
这标志着权力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长孙无忌的影响力开始减弱。
长孙无忌和其他忠于太宗的大臣,如褚遂良等人,仍然坚持太宗时期的旧制,认为任何改变都是对太宗的背叛。
他们坚信,太宗的决策是正确的,不容置疑。
这种固守传统的态度,恰恰触动了高宗的敏感神经。
高宗渴望摆脱太宗的影响,建立属于自己的统治秩序。
长孙无忌等人越是坚持,就越显得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
在高宗眼中,长孙无忌不仅是过去的象征,更是他实现亲政的最大阻碍。
他需要清除这些阻碍,才能真正掌控朝政。
而此时,武曌也在背后推波助澜,利用她的影响力,唆使许敬宗寻找机会报复长孙无忌。
许敬宗抓住机会,给长孙无忌安上了谋反的罪名。
尽管高宗起初并不相信,但在许敬宗的巧妙引导下,他逐渐动摇。
许敬宗引用历史典故,指出长孙无忌的权力过大,可能会威胁到皇权。
他还提到了宇文述和隋朝的例子,暗示长孙无忌也可能走上同样的道路。
这些话让高宗感到不安,担心如果不及时处理,将来可能会留下更大的隐患。
最终,高宗决定采取行动,彻底铲除长孙无忌的势力。
长孙无忌的心已经破碎,他知道,申诉已经毫无意义。
他一生忠诚于太宗,尽力辅佐高宗,却最终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
站在彭水边,他回想起过去的日子,那些与李世民共同奋斗的岁月,那些在舅舅高士廉庇护下的温馨时光。
他明白,自己已经尽力了,问心无愧。
于是,在使者的注视下,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表达对过往一切的告别。
长孙无忌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遗憾。
他从一个贵族子弟,成长为太宗最信任的大臣,再到高宗朝中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后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的巅峰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即使是最忠诚的人,也可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一切。
长孙无忌的经历,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唐朝政治斗争的真实反映。
它提醒我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人能够永远站在权力的巅峰,唯有顺应潮流,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历史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