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看法认为,今天的世界混乱,归根结底是因为“中美博弈”,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美苏争霸(冷战)时期来说,虽然欧洲是主要的博弈场,但那时候的欧洲反而相对安稳,真正的冲突,反而爆发在亚洲和中东。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它们都把欧洲视作自己的“后花园”,哪有在自家后院开战之理?
而现在的局势则有所变化,欧洲、中东炮火连天,亚洲反而维持了相对的平静。
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因为熊猫强力护场亚太导致的结果。
但问题是中美博弈,必然要找个地方开练,咋办?以熊猫目前实力,不可能在亚太了,就只能跑到欧洲和中东去开磕了。
从当前的局势和信息来看,很明显,美西方之所以要搅乱叙利亚,表面上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
但实际上是:通过叙利亚,牵制俄罗斯,甚至解扣俄乌冲突。
据俄罗斯的情报部门提前预警——美国和英国打算借助恐怖组织的手,直接攻击叙利亚的俄罗斯军事基地。
彻底将俄罗斯的势力从叙利亚驱逐出去。显然是为了削弱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存在,进而影响到俄乌冲突的走向。
再来看以色列和美国,它们持续释放出要攻击伊朗的信号,并且加大了对也门胡塞武装的轰炸力度。
为什么呢?
因为胡塞武装控制着红海航道,掌握着通往以色列的生命线,或者说,是西方的主要补给线。
如果没有控制这条航道,西方的供应链将遭遇极大困难。因此,攻击伊朗,必须确保这条战略通道的畅通无阻。
那么有人就会问:“这打伊朗,跟俄罗斯有啥关系?”
说到这里,咱就得从下图上找找答案了。
俄罗斯和伊朗是“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深度合作,尤其是在中东。如果伊朗被削弱,俄罗斯在中东的“缓冲带”就会丧失,势力范围直接被压缩,俄罗斯的能源输出路线也可能受到威胁。
简而言之,打伊朗,就是打俄罗斯的“后院”。
而伊朗的地缘位置可以说是——中亚的“安全阀”,中东的“压舱石”,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守护盾”
一旦美西方将其击溃,就等于掌握了一个能威胁俄罗斯和中国的“王炸”。这张牌不仅能对俄罗斯实现东西夹击,使其腹背受敌,还能从源头上阻断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布局。
现在是否明白,为什么伊朗至今还能撑住?
当乌克兰的局势岌岌可危时,俄罗斯就再也无法按兵不动,因为如果失去了乌克兰,俄罗斯的复兴梦想也将彻底破灭,它作为全球主要玩家的地位也会随之崩塌。
再说以色列。以色列最近动作频频,怎么看都有点“坐不住了”的意思。
为啥?
因为它清楚,再不动手,命都保不住了。中东这地方,谁都知道水深火热,以色列能在“火山口”上站稳这么多年,靠的就是不断“折腾”,把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
可问题是,现在的对手越来越硬核:胡塞武装掐住红海、伊朗直接搞核武,以色列这回是真慌了。
于是,以色列也只能趁着美国还“能吃饭”,赶紧打出一个“安全地缘空间”。
也就是说,无论俄罗斯还是以色列,主动以肉身入局下场搏命的根本原因,是因威胁到了这两个国家的生存根本,这与其说是进攻,不如说是防守,与其说是主动,不如说的被动。
其二:苟得住,不丢人伊朗能在叙利亚局势失控后还能“苟得住”,全靠一个地缘上的“底气”——就是伊拉克还在撑着,生存底线没被动摇。
换句话说,伊拉克之于伊朗,就像护城河之于城堡,河水没干,城还能稳。
一直以来,世界上有几个特别容易“点火”的地方:欧洲的波兰、中东的伊拉克、亚太的台海。
这些地方是“地缘撕裂带”,随时可能开战。
可最近咋回事?
波兰变成了乌克兰,伊拉克换成了叙利亚,台海紧张却转移到了菲律宾。
不是运气问题,而是大国博弈的战线移动。
之前台海是不是天天危机四伏?各路媒体天天喊“随时开打”?
可最近,这股紧张感咋跑到菲律宾那边去了?
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影响力逐步扩展,美国的势力逐步后退,焦点自然就转移了。说白了,这是一种“推力与抗力”的动态结果。
再看这几处“新热点”:乌克兰,是俄罗斯和北约撕破脸后的结果;
叙利亚,是美西方想挤掉伊朗和俄罗斯的腹地;
菲律宾,是中美亚太博弈的最新战场。
这些地方的变迁,都有一个共同点:谁的势力范围被压缩,谁就得硬顶,谁的影响力扩展,谁就抢到了下一战的主动权。
回到伊朗。为什么它还能挺住?因为它的战略空间还没被彻底压缩。伊拉克这道屏障还在,美西方知道,想搞定伊朗,伊拉克这块地方是绕不过去的;
而伊朗清楚,只要伊拉克稳住,它的地缘安全就有保障。
其三、叙利亚政局大变之后,谁是最大的输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伊朗,但其实,伊朗还真不是。
再往深了想,难道是俄罗斯?那更不可能!
要知道,叙利亚重要,但还没重要到乌克兰那个级别。俄罗斯下场拼命,是因为乌克兰要丢了,这可是它的生存底线,丢了乌克兰,俄罗斯就真的“苟不住”了。
1.苟得住,就赢了一半
从俄罗斯和伊朗的情况来看,一个共识就浮出水面:“苟得住”,不是丢人,而是生存智慧。
俄罗斯在叙利亚局势巨变前后,尽管局面不利,但它硬是撑住了。靠的是什么?不是鲁莽,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要“装死”。
苟,不是认怂,而是对局势有敬畏。
2.“苟”是全球共识
别以为苟只是小国的生存手段,大国一样在苟。
美国不苟吗?全球最强的美利坚,一边喊着“自由民主”,一边心里盘算着:能多消耗点别人,少搭点自己的本,才是王道。
日本不苟吗?摆烂成了一门艺术,东边讨好美国,西边还得盯着中国,夹缝里求生,活成了一根韭菜还怕风吹。
北约不苟吗?一边喊团结,一边让前线国家去扛,自己在后面尽量少流血。
苟不可怕,怕的是瞎抖机灵。有些国家看着风头好,冲上去硬干,结果成了别人的“消耗品”;
先问一句,卡扎菲当年为何惨遭“暴力下线”?一句话——乱抖机灵,结果作死了自己。
本来他在联合国五常面前扮演“乖宝宝”角色还挺稳,结果突然“脑袋一热”,把前宗主国法国给得罪了。
于是,萨科齐拍案而起,“主动清理门户”,然而戏演到最后,正义果实被美国抢走了,法国这操作就像辛苦种菜却被隔壁老王摘了瓜,欲哭无泪。
再看叙利亚剧场,变天最关键时刻,谁冲在乱抖机灵的第一线?答案锁定——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当时他公开支持反政府武装,直接加速了叙利亚局势的全面崩盘。这一波操作,不仅让叙利亚乱成了一锅粥,还让土耳其自己差点被烫伤。
埃尔多安为啥这么“刚”?
埃尔多安的“小目标”,其实一点也不小。他念念不忘的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帝国荣光,想要重现昔日霸主的风采。
而这第一步,就是得先拿下叙利亚这个“中东心脏”,然后趁势击沉库尔德武装,把伊朗的牌桌翻掉,自己坐上“中东第一玩家”的交椅。
这是一场“复古帝国”的豪赌,叙利亚是关键筹码,库尔德人是必清障碍。
俄罗斯为何“忍气吞声”?
土耳其的这波骚操作,俄罗斯本来是很不爽的,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黑海现在被土耳其卡住了,埃尔多安说封就封,直接切断了乌克兰的海上生命线。而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才是真正的“死穴”,叙利亚虽然重要,但远没有乌克兰关键。
为了保住自己在乌克兰的局面,俄罗斯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土耳其的“小动作”。
卡扎菲是前车之鉴,埃尔多安的冒险也是一场豪赌,虽然目前看土耳其赚了一些筹码,但局势如何发展,没人敢打包票。毕竟“大变局”里的每一颗棋子,稍不注意就会变成别人的“消耗品”。
别瞎抖机灵,小命不禁折腾;时刻认清局,安全比风头重要!
其四:大概率会成为第二个卡扎菲土耳其的算盘打得响,想要把叙利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但首先得清理掉库尔德工人党这颗“钉子”。
美国为了牵制土耳其,就一直把库尔德工人党当作“钉子户”,随时可以捅一刀,让土耳其头疼。
美国现在肯定不允许土耳其轻易干掉库尔德工人党,这也是为啥布林肯最近频频和土耳其沟通的原因——外交的“抹布”有时候用得还挺勤。
土耳其想要在叙利亚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唯一能做的就是逼迫叙利亚新政府动手对付库尔德工人党。
但是问题来了,叙利亚的新政府怎么打?前政府留下来的武器全被以色列给炸了,所以现在手头没啥武器,咋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武装叙利亚新政府,但这里有个大问题——土耳其的经济能撑得住吗?毕竟叙利亚可不是一块吃白米饭的地方,老百姓也得伸手要大饼吃
既然后勤不足,土耳其也只能选择亲自入局,带队去打库尔德工人党,和美国的代理人硬刚。
但问题又来了——埃尔多安敢吗?
埃尔多安以前之所以风生水起,是因为他能在俄罗斯、美国、中国之间反复“横跳”,搅得别人团团转。但现在局势变了,中国和俄罗斯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埃尔多安还能玩得转吗?
更别说,俄乌冲突期间,土耳其和美国可是得罪得不轻,现在又有以色列问题,埃尔多安的牌可真不好打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埃尔多安变得那么“老实”了的原因——小心驶得万年船,你不进攻,别人也不能一直保持“观望”态度。现在连叙利亚局势都玩不转,埃尔多安的“跳板”似乎越来越少了。
埃尔多安由于抖机灵,导致叙利亚变天,打乱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反霸权局面,又直面美国威胁,同时法国和英国,早就看着土耳其不顺眼了。
之前土耳其得罪联合国五大善人没事,那是因为土耳其还有价值,如今显然已经成了五大善人眼中的负资产了,因此才说大概率会成为第二个卡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