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预言俄乌战争最后走向:最吃亏的是英国!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都知道基辛格是一位长寿且对世界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活化石”。他不仅在中国访问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时常露出锋芒。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基辛格对俄乌战争的看法。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从一开始乌克兰被说成一个月内就会被摧毁,到现在的僵持不下。这让很多人都无法完全理解这场战争,各种激烈言论也逐渐消失了。但对于这场战争,基辛格一直都非常关注并发表重要讲话,甚至有些言论被乌克兰方面列入“黑名单”。
作为世界政治的活化石,基辛格提出了呼吁,希望俄乌双方能尽快达成和平协议,以免引发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全面战争。他认为现在的时代已经不能再承受大规模战争的打击,如果要有摩擦,也应该在私下解决,而不是在谈判桌上掀起风浪。
基辛格进一步建议,让边界恢复到以前的原状。虽然这句话有点模糊,但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解读为乌克兰应该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并且俄罗斯可以非正式地控制卢甘斯克等地区。这个解读激怒了乌克兰,人们普遍认为基辛格站在了俄罗斯一边。乌克兰的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迅速批评了基辛格亲俄的立场。同样,国内的很多民众也认为,基辛格想要通过割让领土来换取和平,这是一份屈辱的和约。有人甚至将基辛格比作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张伯伦,这个比喻的意图显然是贬低基辛格的。
由于情绪激愤,甚至有一个叫做“和平使者”的网站将基辛格列入黑名单。这个网站专门罗列恐怖分子和杀人犯,许多人认为这个网站是乌克兰情报部门控制的。基辛格受到了很多指责,被人们称为俄罗斯的帮凶。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指责基辛格。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了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对基辛格的赞扬,称他是全世界外交官和政治家中真正的巨人,他在外交领域的理论家和实践者的经验是无可比拟的。这些赞扬让乌克兰总统非常愤怒,但他却无力反驳。其实,如果我们放下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争端,基辛格的言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基辛格在演讲中提出了“以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政治思维。他强调乌克兰应该成为一个中立的缓冲国,而不是欧洲的边境。他还指出,八年前的克里米亚危机时,乌克兰本应该选择这条道路,如果当初乌克兰采取了这样的立场,就不会演变成现在这样糟糕的局面。基辛格还警告西方,俄罗斯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一直是欧洲力量平衡结构的维护者,西方不应忽视这一点。他呼吁大家不要被当前的情绪所左右,不要继续加剧俄乌局势的紧张,否则将会带来更不利的影响。
然而,遗憾的是,冲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没有人敢站出来制止局势的恶化,局势变得越来越混乱,西方国家更是全力以赴要打击俄罗斯。很多国家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境地,于是大家又开始关注起基辛格的言论。那么对于当前的局势,基辛格有什么新的言论呢?
这一次,基辛格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现在的问题不是西方崩溃还是俄罗斯完蛋,而是英国会不会成为第一个完蛋的国家。
这个观点引人深思,因为从表面上看,打架的是美国、乌克兰和俄罗斯,欧盟团结一致。为什么基辛格偏偏指出英国会完蛋呢?实际上,我们可能忽略了英国的困境。在世界五常中,很多人喜欢调侃法国,甚至将其划分为上三常和下两常的阵营。然而,根据真实的历史背景,法国要比英国强大得多,甚至连德国也超过了英国。英国目前处境如何呢?自从脱欧以来,英国几乎一直陷入困境,内外交困。
在经济方面,高税收、高利率和高物价困扰着英国,导致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英国的GDP增长预期将从去年10月的0.3%下调至负0.6%。这个画面太过残酷,人们甚至戏称英国将被印度踩在脚下。
在政治方面,脱欧后,英国留下了一个政治极化、社会分裂的烂摊子。从2016年至今,英国换了5任首相,从特蕾莎·梅到鲍里斯·约翰逊再到拉什·苏纳克,每个人都没有令人满意的表现。苏纳克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支持率从去年10月的52%跌至目前的38%,不支持率则从48%上升至63%。首相内阁也岌岌可危,不知道接下来由谁来接手。
在军事方面,英国的军火市场份额从21世纪初的7%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1%。国防工业全面衰退,英国在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法国终于可以高兴地把中指举向英国了。
在民生方面,英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罢工浪潮。从高速公路员工到机场运输工人,从邮政工人到铁路工人,从教师到律师,从消防员到护士,几乎所有行业都发生了罢工。据报道,英国的罢工还将持续下去,而且可能是长期的。与此同时,英国还需要大量援助乌克兰。根据资料记载,西方援助乌克兰的金额已高达1300亿美元,其中美国是第一大提供者,英国是第二大提供者。这对英国的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中的法国、德国、英国,以及美国,我们可以闭上眼睛猜测结果,恐怕俄罗斯并没有流尽血腥,而英国却会先命丧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