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爷爷接到了二叔的电话,在电话中,二叔告诉爷爷,今年他们一家三口都会回老家过年。
当爷爷将这个消息告诉全家人时候,不止父母,就连奶奶都不敢相信,待确认消息准确无误后,全家人都开始行动起来。
爷爷奶奶和父亲负责清理房屋周围,母亲则赶往城里购买新的被套和棉絮,经过几天的准备,全家焕然一新,静待二叔二婶回村里过年。
在父亲三兄妹中,父亲和姑姑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两人初中都没毕业,而二叔则不同,从小就成绩优秀,是读书的好苗子。
二叔初中毕业时,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市里的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后,又顺利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成为我们家族甚至整个村第一个考入重点大学的,听父亲讲,二叔拿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村书记和主任,都来家里祝贺,给爷爷奶奶脸上添了不少光。
大学毕业后,二叔就进入到了省里某重要厅工作,参加工作第一年回村过年时候,乡里的领导还专门到我们家来会二叔,让我们家在村里的地位提高了不少,爷爷奶奶甚至父亲姑姑都以二叔为荣。
二叔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就交女朋友,这个女朋友就是现在的二婶。
二婶是省城出生和长大的,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的父亲是银行的,母亲是医院的医生,家庭条件很是优越。
二婶和二叔两人确定终身大事后,当年春节,二叔带着二婶回村过年,其主要目的就是让爷爷奶奶和爸爸姑姑认识一下二婶这个家庭新成员。
当时县里到乡里的公路没有硬化,乡里到村里只有羊肠小道,当二叔带着二婶从县里搭公交车回乡里时候,一路的灰尘落在二婶身上,让二婶狼狈不堪。
到了乡上后,二叔和二婶经过十公里崎岖山路的步行,到家时,二婶的脚上磨出了好几个泡。

那时,家里还是平房,厨房也是农村那种大灶,厕所还是旱厕,对于这一切,二婶非常的不习惯,当年那个春节,二婶在家里只住了两晚上,就强烈要求回城,二叔拗不过,也只能顺了二婶的意思,正月初二就和二婶返回了省城。
从此以后,二婶再也没有回过村里,更别说回村过年,不过,二婶虽然不回来,但二叔这个人的家乡观念很重,无论工作再忙,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回村里一趟,看望爷爷奶奶和爸爸姑姑。
每次二叔回村,左邻右舍都要询问二叔为何没有和二婶一起回来,这时,二叔都会以二婶工作忙,没有时间回来为理由推脱。
但时间长了,邻居只看见二叔回村里,没看见二婶和他一起回来,于是流言蜚语就来了,说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议论二婶已经和二叔离婚了。
邻居们的议论不可避免传到爷爷奶奶耳朵里,同时也通过爷爷奶奶传给了二叔,二叔得知后也只能默默无语。
据爷爷奶奶说,二叔在听到邻居的议论后,多次给二婶做工作,让二婶无论如何都要陪他回村一趟,但二婶都不为所动,两人甚至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二婶也没退让一步。
从此以后,二叔再也没有要求二婶和他一起回村,近二十年来,二叔到回来了不少次,有时一个人,暑假时候则带上堂弟。
二叔虽然是农村出来的,但工作上很勤奋,一步一个脚印,从科员到科长,从科长到副处长,去年年初,二叔被提拔为省厅里最重要处担任处长。
二叔担任处长后,一次回县里检查工作,顺便回了一趟老家,在看了爷爷奶奶后,临走时,很惭愧的对父亲母亲说,他春节期间很可能不能陪爷爷奶奶过年,让父亲母亲多担待一些。
没想到,到了腊月十几日,二婶却主动提出要和二叔一起回老家过年,这是二婶和二叔结婚后第二次,也是全家三口第一次回村。
这次二婶回村里过年,与二十年前第一次回村截然不同,不仅和母亲两人下厨,还在村里整整住了八天,直到正月初六才和二叔返回省城。
在离开之前,二婶还告诉爷爷奶奶和父亲,以后,她每年春节都要回村里过年,还说村里过年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