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盲目买房!看懂这项政策,至少省下百万房款

桐桐看趣事 2025-04-23 18:27:31

近日,多地配售型保障房建设进展不断传来新消息。重庆已开工建设15个配售型保障房项目,其高性价比吸引众多市民关注;哈尔滨首批3个配售型保障房项目主体工程施工过半,预计2026年交付。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当下,配售型保障房正成为楼市焦点。它不仅关系到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梦,更有望重塑楼市秩序。

打破保障房套利的潜规则

3月21日,广州率先在一线城市中推出配售型保障房,黄浦区的萝岗和苑、白云区的佳翠苑两个项目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回顾过往,经适房、共产房等保障性住房虽打着“保障”的旗号,却在制度设计上存在漏洞。例如,经济适用房在居住满一定年限后,住户只需补交一笔地价款,便能将其转为商品房,进入市场自由交易;共有产权房的持有者,也可以通过购买政府持有的份额,实现房屋产权的完全私有化。

据统计,在部分城市,经适房转商后,房价涨幅甚至达到数倍之多,使得保障房成为部分人获取暴利的工具。这种现象不仅背离了保障房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初衷,也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而配售型保障房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以广州的政策规定为例,这类房屋明确不得设立居住权、抵押权,严禁擅自互换、转让、赠与。

当住户因各种原因想要处置房屋时,仅有两种选择:一是由政府进行回购,回购价格按照原购房价格每年扣减1%计算,不足一年也按一年计算,且住户自行承担的装修费用,政府不予补偿;二是通过建设运营机构设立的专门住房流转平台,定向转让给符合条件的配售型保障房申购对象,同时明确出售价格不得高于原购房价格。

这些严格的规定,彻底堵死了通过配售型保障房进行投机套利的通道,让保障房真正回归“保障居住”的本质。

双轨制时代:不同人群的楼市生存法则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必须认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实。豪宅和高价商品房,凭借其高昂的价格,注定只能是少数高收入群体的选择。若经济实力有限,无论是守着现有的老旧住房,还是申请配售型保障房,都是较为务实的做法。

年轻人在房地产市场中的选择则更加多元化。有能力、有抱负且愿意拼搏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留在一线城市或强二线城市发展。初期可以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随着工作的稳定和收入的增长,逐步申请配售型保障房,实现从“居无定所”到“有房可住”的转变。

若未来经济条件进一步改善,还可以考虑购置商品房甚至豪宅,提升居住品质。然而,对于那些在大城市感到发展受限、难以承受高房价压力的年轻人来说,及时调整方向,选择前往房价相对较低、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或许是更好的出路。

二手房市场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大力推动配售型保障房建设,重点扶持新房市场和房地产开发商,二手房市场既无法像新房那样拉动土地财政收入,也难以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因此很难得到政策层面的重点关注。

数据显示,在部分已推行配售型保障房政策的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出现了明显下滑,市场活跃度大不如前。未来,除了核心地段、拥有优质学区资源等具备特殊价值的二手房外,大部分二手房的升值空间将十分有限,甚至可能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

重塑楼市秩序与公平

对于真正存在住房困难的群体来说,配售型保障房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深圳为例,周边商品房价格可能高达10万元/平方米,而配售型保障房的价格仅为4-6万元/平方米,以市场价4-6折的价格就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解决长期以来的居住难题,这无疑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福利。

而且,随着租售同权、学区政策改革等配套措施的不断推进,保障房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套方面也将逐步完善。例如,部分城市已经明确规定,配售型保障房住户的子女在入学等方面,与商品房住户享受同等权益,这进一步提升了保障房的居住价值和吸引力。

从国家层面来看,配售型保障房政策的推行意义深远。一方面,它有效识别并剔除了保障房领域中的投资投机行为,维护了房地产市场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这一政策实现了房地产市场的精准调控。保障房负责解决民生住房问题,确保中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商品房则完全交由市场自由调节,房价涨跌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这种模式减少了政策过度干预对市场造成的波动,让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目前,广州、杭州、重庆、合肥等已率先迈出了探索配售型保障房的步伐,未来,预计会有更多城市跟进这一政策。

这一变革或许不会立即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从长远来看,它无疑是最符合中国国情、最能平衡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素材源自@金融民工吉胖子



0 阅读:15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