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近期报道,美军多架B-2战略轰炸机罕见地飞往位于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此前,“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也被调往中东地区。这一系列军事调动引发广泛关注,背后的战略意图耐人寻味。
特朗普(资料图)
从军事角度看,B-2轰炸机拥有独特作战能力,能突破密集防空系统,使用巨型钻地弹进行“掩体破坏”打击。迭戈加西亚岛基本不在胡塞武装或伊朗现有导弹和无人机射程范围内,在此部署B-2轰炸机,是对中东地区的重大武力展示。此次在迭戈加西亚观察到的兵力规模,远超近年来美军轰炸机特遣部队常规部署规模。大量C-17运输机和加油机被部署至相关基地,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反映出美军在中东地区军事布局的调整,增强了对该地区的军事威慑力与打击能力。
与此同时,特朗普近期针对巴拿马运河发表激烈讲话,认为中国对巴拿马政府影响力增大,威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这一言论背后,是特朗普试图重振美国对美洲控制力的意图,可视为其新门罗主义的体现。他借鉴前人思路,防止中国对美洲国家施加影响,通过外交言辞敲打相关国家,以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但特朗普当前诸多政策受到美国和西方主流势力强烈反对。美国国内,媒体、民众、民主党、专业官僚、司法等多方面抵制,国外传统盟国及邻国也站在美国对立面。在此情形下,特朗普忙于应对国内外反对声浪,无暇顾及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再将目光转回中东,美伊关系愈发紧张。美国总统特朗普月初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敦促就伊核问题谈判。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3月30日表示,已通过阿曼向美方递交回信,拒绝与美国直接谈判,但间接谈判开放。特朗普则威胁,若伊朗不就核问题达成协议,将对伊朗轰炸并征收“二级关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3月31日回应,若美国采取“轰炸威胁”行动,将受到强烈打击。
伊朗拒绝直接谈判,关键在于特朗普恢复对伊朗极限施压。在施压背景下,伊朗不愿示弱,但也认为与美国沟通必要。美伊借阿曼渠道谈判技术条件成熟,双方有沟通意愿。不过伊朗回复未达美国预期,美方表面或不积极回应,私下间接沟通可能性较大。从美国地区战略大局看,战略收缩是中东政策底层逻辑,特朗普不想投入过多资源精力,避免深陷中东战争泥潭。但伊朗现政府采取自我克制政策后,若仍遭美国极限施压,可能引发伊朗内部强硬派反弹,使美伊核谈判面临更高阻碍。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美军罕见调动、特朗普的政策倾向以及美伊之间的紧张对峙,反映出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调整,受国内政治环境、国际舆论压力、地区安全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未来,随着各方势力的博弈,中东局势乃至全球国际关系将走向何方,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