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华裔美国州长骆家辉:从政时疯狂打压中国,卸任后回中国捞金

蔡京新参 2025-02-19 10:18:01

骆家辉,这个名字曾是多少华人心中的骄傲与希望。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他一度被看作是打破种族界限、实现华人政治梦想的典范。

然而,这位曾经高举“华裔骄傲”旗帜的政治人物,最终却走上了与美国政坛一起打压中国的道路,甚至在政坛退场后,又转身回到中国“捞金”,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中美友好大使”。这其中的反转与讽刺,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要精彩。想当年,骆家辉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出色的沟通能力,在华盛顿州政坛崭露头角,一步步从州众议员到金县县长,再到1996年以高票当选华盛顿州州长。这不仅是骆家辉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华裔群体的骄傲。毕竟,在美国这个白人主导的社会里,少数族裔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难度可想而知。骆家辉的当选,无疑给华人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上任之初,骆家辉确实展现出了“亲华”的一面。他高调回国寻根,与华人社区互动频繁,赢得了不少华人的好感。那时的他,仿佛就是中美友谊的桥梁,是连接两国人民的纽带。然而,随着仕途的步步高升,骆家辉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美国政坛这个名利场里,骆家辉很快意识到,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迎合主流政治势力。而当时,美国政府正处于对华竞争的关键阶段,打压中国成了政坛上的“显学”。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骆家辉开始明显向美国政治主流倾斜,逐渐放弃了之前的“亲华”立场。作为华盛顿州长时,他还曾大力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但当他晋升为美国商务部长后,画风突变。他开始在贸易政策上处处针对中国,支持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指责中国企业“不公平竞争”。

甚至在涉及华为的问题上,骆家辉更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美国鹰派的一边,竭力阻挡华为进入美国市场。这一系列举动,无疑让中美关系雪上加霜。2011年,奥巴马政府任命骆家辉为驻华大使。这一任命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缓和中美关系,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骆家辉上任后,虽然表面上在促进中美经贸合作,但实际上却频繁在公共场合发表对中国的负面言论,甚至夸大中国的环境问题,以此迎合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偏见。他的这番操作,不仅让中美关系更加紧张,也让那些曾经支持他的华人同胞感到深深的失望和痛心。然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骆家辉在驻华期间一直强调自己代表的是“美国价值观”,但当他卸任后,却转身一变,成了中国各类经济论坛和商业活动的“座上宾”。他利用自己“中国通”的身份,在中国大肆捞金,出席各种商业活动、访谈节目,大谈自己如何“热爱中国”,如何希望促进中美友好。而他的出场费和演讲费用更是高得惊人,那些愿意邀请他的人,往往是一些希望在美国市场有所突破的中国企业。骆家辉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自己曾经所代表的“美国价值观”的一种背叛。

他一边在美国政坛打压中国,一边又在中国赚取高额的出场费,这种双重身份和双重标准,让人不禁对他的道德和职业操守产生质疑。骆家辉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政治人物在权力面前迷失自我的例子。他原本可以成为一个连接中美两国的桥梁,成为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使者。然而,他却选择了站在美国政坛的一边,成为了打压中国的急先锋。如今,虽然他已经卸任驻华大使的职务,但他的行为却给中美关系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痕。骆家辉的反转人生,让我们看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在这个名利场上,很多人都会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但爱国是底线,叛国辱国者,却又打着爱国的名义赚钱,实乃无耻之徒,人人得而唾弃之。

0 阅读:28

蔡京新参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