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什么在宋真宗之后就没有了?

小龙文史哲 2021-11-14 23:47:15

封禅,最开始要从秦始皇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绩超出了古代所有的君主,于是自称始皇帝。而我们古代的皇帝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将自己当成天子(从商周时就有了这个概念,周王就自称周天子),而秦始皇认为自己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不向天上的神报功一下说不过去,同时也是因为统治的需要。因此秦始皇便在泰山封禅,被认为是展现自己的功绩,同时也是向上天感谢恩惠、祈求天下太平的仪式。因此封禅不仅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那么从古自今,一共有六位皇帝在泰山封禅,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盘点盘点。

第一个秦始皇不用说,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功绩确实值得我们肯定,单单灭六国首次统一华夏的功劳,就让他足以被我们铭记在心,而且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而他去封禅,应该来说是无可厚非的。

下一个封禅的就是汉武帝了,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疆拓土,开创了汉武盛世,打下了极大的疆域,也经常和秦始皇在一起相提并论,他的文治武功可谓是很大了,因此武帝也去封禅了。而且不止封了一次。

第三个封禅的就是汉光武帝刘秀了,作为重新光复汉家天下的皇帝,他的功劳可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不仅重新打下了大汉的疆土,还开创了“光武盛世”,而且刘秀本人也是一代明君的典范,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网络上的神话的存在,刘秀的一切都是实打实的拼搏来的。

第四个就是唐高宗了,他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达到了极盛,而且国威远扬,四夷臣服,经济繁盛,武功昌盛。自长安向西万里皆是唐土,四周也没有强大的敌人,我们也成为了世界人向往的地方,此时也处在唐初盛世之中,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五个是唐玄宗,也是从他开始,封禅的名声就没之前那么高了,因为这家伙功过参半。即创造了大唐的鼎盛,又亲手毁灭了它。而真正让后面的皇帝不想封禅的,是下一个皇帝。

第六个皇帝就是宋真宗赵桓了,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封禅的皇帝都是立下了丰功伟绩,即使是唐玄宗,也是早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鼎盛,前半生也配得上封禅了。

而宋真宗呢?首先宋朝是丢了北方的,在历代的大一统王朝中也是疆域最小的。而且宋真宗在武功方面确实没有很大的建树,唯一能被后人说的只有一个澶渊之盟。宋真宗面对辽国的入侵,首先是很害怕辽国的,祈求与辽国和谈,然而在宰相寇准的建议下才御驾亲征,然而虽然打赢了一场战役,宋真宗却畏惧辽国气势主动罢兵,随后开始与辽国和谈,虽然换来了和平,但是我们要明白,澶渊之盟是与辽国结为兄弟之国,且每年要给辽国岁币等来换取和平,此后拿岁币换和平便成为了宋朝的大部分君主的做法。而文治方面虽然有“咸平之治”,然而后期迷信佛教与道教,迷信封禅,广修宫殿劳民伤财。

然而这样的一位君主居然也去泰山封禅了,想想他前面的都是秦皇汉武汉光等大人物,个个打下了极大的疆土且有着非凡的文治武功,而宋真宗却也干了和他们一样的事,向上天报告自己的“丰功伟绩”,于是,今后的皇帝中,提起封禅就想起这位宋真宗,就像提起忠献就想起秦桧一样,慢慢的就不用了。今后的皇帝去泰山只是去举行祭祀仪式,再也没有封禅。

1 阅读:26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