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昨天的爱奇艺·世界大会,“领航”一定是第一选择。
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首席技术官刘文峰,创始人、CEO龚宇依次上台,分享了爱奇艺在内容创作,技术创新,商业运营等方面的最新思考与实践。
王晓晖关于“向下共情、向上创作”的分享反响热烈;刘文峰现场演示的虚拟拍摄最新成果让人眼界大开;龚宇谈到的“AI运用”“适老化”“少儿模式”,向我们预告了爱奇艺在未来几年的产品形态。
大到平台战略,小到具体作品,整个主论坛几乎没有提到创新,但这个词又如此清晰直观地呈现在了每个人眼前。
毫无疑问,这届爱奇艺世界·大会的内容将会在日后被从业者不断引用。
信号一:要勇敢,不要适应创作者要勇敢。
这是王晓晖演讲的核心观点,“只有创作者敢于表达,才能让每个观众在观看影像时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他的演讲标题借用了《追风者》片尾曲的一句歌词:不要留我一个人面对整个世界的风沙。
作为一门与文学能量相当的文艺形式,国剧从来就不仅仅是反映时代现实的一面镜子,自其诞生之日起,一种巨大的使命便附加其上:文艺干预社会,治愈观众心灵。
但这项使命目前遭遇了很多挑战,作品不触及现实矛盾已是常态,治愈形式走入套路化也是必然,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不可避免。
另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是,短视频、微短剧乘势而起,侵噬着长剧的市场空间,影响着受众的审美习惯和消费心理。
对长视频行业来说,焦虑如影随形。王晓晖说:“如果我们不提高产品要求,观众很快就会找到替代品。”
对创作者和观众而言,“适应”这个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一个积极的概念,那会失去惊喜感,也失去发现的乐趣,作品的价值随之衰减。
所以,王晓晖呼吁创作者要敢于创作过去不敢写的,敢于创作过去不会写的,敢于使用过去不敢用的工具(如AIGC等新技术),要摆脱路径依赖,追求真知。
一言以蔽之,当长视频平台志在打破天花板的时候,创作者不要做击穿地板的事情。
信号二:向下共情、向上创作创作者要正视观众“与我有关”的心理需求,不要试图挑战观众的耐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短视频、微短剧等各种产品等影响,观众的观剧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观剧的耐性整体上大不如前。人们拒绝一部剧的原因不再是因为其品相、题材、质量,而是“不装了,摊牌了,弃剧只因它‘与我无关’”。
平台早就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并作出应对。爱奇艺在2022年就提出了“放弃悬浮向的内容”,又在去年再提“时代共情”,要求创作者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今年则进一步凝练成“向下共情,向上创作”的做剧思想。
昨天发布的2024爱奇艺未来片单中,有《凡人歌》这样讲述三对夫妻或情侣在快节奏的大环境下,被生活围追堵截,努力自救并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如果你累了倦了,那也有远离城市喧嚣,“退”回老家重新开始的《不如去野》;
有展现进城务工农民生活图卷的《高兴》;也有《喀什古城》里新一代青年不同的职业选择;
它可以带你穿越时空,去领略《南货店》里七八十年代的平凡烟火;也能让你跨越年代,去感受《生万物》里生活在战乱时节的女性成长传奇。
个人成长、代际传承、家国史诗,国民精神……向下共情的同时也兼顾了向上的深度和广度,这就是长剧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始终保持生命力的最大优势与依仗。
信号三:“温暖、批判”两手抓“倡导温暖现实主义,弘扬真善美;引入批判现实主义,鞭挞假恶丑。”
昨天,很多人的朋友圈被王晓晖的这条金句刷屏了,尤其对“批判现实主义”的呼唤,让人印象深刻。
这实际上意味着创作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眼光,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撷取素材,经历长期的生活积累和内心思考,反映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前两天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提出,人民的喜怒哀乐需要抚慰,不能回避问题,消解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生活中不会只有昂扬没有沉郁,只有幸福没有不幸,只有喜剧没有悲剧。生活和理想总是有落差的,影视剧的规律就是以矛盾冲突为驱动力,反面的力量越强大,战胜反派的过程越曲折,所要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就越有力量。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也曾提出“两果”创作原则,即结果和效果。现实主义创作会不可避免地涉及矛盾,如果作品最后能合情合理地导入一个良好的解决结果,前面的矛盾展示并无不可。观众看到这些矛盾解决后增强了信心,碰触现实矛盾也无不可。
就像《漫长的季节》,结尾的一句“往前看,别回头”让观众看到美好,也看到了希望。
《狂飙》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有冷峻的审视和体察,不仅成为了少见的全民爆款,也让人们看到了国家开展扫黑除恶行动的必要性。
王晓晖说,“批判现实主义并不是要否定某些事情,而是要观照一些没有被看到的事情。”
“光照到暗处才更显力量。”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莫过于“迷雾剧场”了。
目前,共有8部新剧归于“迷雾剧场”,分别是《不可告人》《看不见影子的少年》《正当防卫》《二十一天》《错位》《乌云之上》《借命而生》《完美的救赎》。
其中,《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由张颂文、荣梓杉、成泰燊等人主演,且看“失孤”刑警与孤儿如何从对立到相互救赎,一起探寻真相走向光明。
《二十一天》由欧豪、张雪迎等人主演,呈现灾难背景下人性多面的真实表达,在灰暗之时不断延伸出温暖和希望。
还有孙俪的首部“迷雾”之作,不惧展现乌云,是因为《乌云之上》是阳光。
信号四:剧场化还有新故事当长视频平台的竞争进入下半场,剧场化运营被业内视为撬动发展的重要杠杆。
爱奇艺首开先河,打响迷雾剧场,而后各平台跟进,根据平台审美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剧场。
可以说,爱奇艺的“迷雾剧场”“恋恋剧场”“小逗剧场”在耦合创作资源、创新招商模式、打破类型天花板等方面,为平台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今,爱奇艺又给剧场写下浓墨重彩的两笔:“微尘剧场”和“大家剧场”。
“微尘剧场”目前有两部剧列入,分别是《我的阿勒泰》和《在人间》。
《我的阿勒泰》名声在外,在此前入围了第七届戛纳电视剧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成为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华语剧集。
《在人间》由徐兵担任编剧和总导演,赵丽颖、尹昉将在这里上演一场与自我和解的治愈之旅。
“大家剧场”的“大家”有两层含义,一是作品均出自大文学家之手,二是呼应“向下共情”的理念,有普罗大众之意,其实“微尘”同有此意。
“大家剧场”的剧目有《中文桃李》《父父子子》《钓鱼城》《平原客》《一日三秋》《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南货店》《星空与半棵树》《高兴》《两京十五日》《大医》《北上》《登春台》。
这意味着,爱奇艺的剧场化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之后,进入到了“从精到重”的新发展阶段。
“大家剧场”的体量之重,几乎堪称爱奇艺的“爆款预备库”;“微尘剧场”所做的极致探索,承担了爱奇艺乃至国剧的审美进阶之重。
这标志着,剧场化运营和平台竞争自此迈入了新阶段:既是市场之战,也是审美之战。
龚宇在演讲中说“长视频平台跑马圈地的时代过去了。”但很显然,另一场以审美建设和平台基因为基础的受众竞争,还没有完结。
信号五:“一老一小”很关键以往,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平台创作要更懂年轻人。
如今,结合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视频平台冲破天花板的需求,以及社会年龄层结构的变化,龚宇在演讲中提出了爱奇艺的新战略:做好“一老一小”服务是未来爱奇艺产品打造的关键。
他认为,一方面,当下“夕阳红”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未来要多思考如何让产品服务也适合中老年人食用;另一方面,爱奇艺要通过奇异果TV的“少儿模式”和移动端的“奇巴布”APP,让内容界面更安全干净,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娱乐体验。
内容方面,爱奇艺已经有所准备。“铁三角”张国立、张铁林、王刚在养老题材剧《老家伙》中再聚首,既反映了备受社会关注的养老问题,也开拓了老年题材的新解法。
还有一部,是倪大红挑大梁的《老去的家》,一反年轻化主角的设定,将视角聚焦到一群老年人身上,既唤醒每个人对身边老年人的记忆和情感,引发广泛的共振,又以强戏剧冲突启动,打开传统家庭剧集的叙事空间。
除此之外,“儿童”内容也在片单中有所展现,包括《家有灶君 第一季》《嘟当曼 第7季》《如福侍卫队 第1季》等11部作品。据了解,爱奇艺儿童产业创新论坛也将在今天召开,届时将会发布更具体的布局。
结语一天满满当当的会议行程下来,最大的感受是,爱奇艺的战略部署比以往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多了些果敢,少了些犹疑。
单从会上释放的五个信号来看,每一个动作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很容易得出行业引领者、观众陪伴者、技术追随者、艺术坚守者等一系列关键词。
龚宇说,“今天(4月23日)是爱奇艺迈入第15年的第一天,这个大会上说的某些问题可能只有一句话,但是需要爱奇艺付出三年五年甚至下一个十年的时间。希望大家共同帮助爱奇艺,将一个个要点在未来几年实现好。”
这是爱奇艺的期盼,也是它的决心。
【文/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