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达7万个,美国人不收养本国婴儿,为何对中国女童情有独钟?

人间靳说 2024-07-13 16:28:53

在过去的16年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美国人对中国女童的跨国领养数量竟然会达到惊人的7万个!

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的弃婴?而收养的却是美国不是中国?

然而,在这背后,是什么力量驱使着美国人跨越千山万水,放弃近在咫尺的领养机会,而选择在中国的女童呢?

是那份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还是说在这些孩子身上,美国人看到了某种超越国界、种族与文化的纯真与美好?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 秒后,用您发财小手点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

跨国领养的兴起

自上世纪以来,美国经历了一场被称为“收养浪潮”的现象。

起初,由于政策限制,美国的收养活动主要针对欧洲儿童,然而,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信息的开放,美国人的视野逐渐拓宽,跨国领养逐渐成为可能。

1960年,美国开始涉足“跨国收养”领域,最初主要收养韩国儿童。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儿童,尤其是女童,意外地成为了美国人的主流选择之一。

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1万多个健康的新生儿被遗弃,这个数字远低于数百万家庭的收养需求。

即便将带有先天缺陷的婴儿也计算在内,仍无法满足庞大的收养需求。

相比之下,中国的孤儿数量庞大,每年新增的孤儿和弃婴数量远超美国。

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期间,由于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量女婴被遗弃,为跨国领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的费用平均为2.5万美元,远低于在美国国内收养儿童所需的10万美元。

此外,跨国领养还省去了繁琐的审批和等待过程,为许多渴望拥有孩子的美国家庭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

对于许多美国家庭而言,他们希望通过收养中国女童,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多元化,增添一份异国风情。

同时,许多美国家庭也对中国孩子持有一种“聪明伶俐”的印象,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好、潜力大,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领养热情。

美国社会普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许多家庭认为收养孤儿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和对自己的祝福。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被遗弃的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和更好的成长环境。

对于中国女童而言,跨国领养无疑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机会。

她们可以摆脱孤儿院的苦难,享受美国的富裕和自由,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养。

这种无私的爱和关怀,让许多美国家庭愿意跨越国界,去拥抱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在那么多被收养的中国弃婴中,苏菲和霍尔德就是被养的特别好的例子!

苏菲的重生——从孤儿院到美国小公主

在中国的一个偏远的小镇上,一个名叫苏菲的女孩因为出生的时候没有双臂,被父母抛弃在了孤儿院。

她的命运好像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不幸的标签,但是上天是惦记她的。

在苏菲两岁的时候,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妇走进了孤儿院,他们的目光被这个坚强的小女孩吸引住了。

尽管没有双臂,但是苏菲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对夫妇就决定给苏菲一个温暖的家,并承诺将用全部的爱去呵护她成长,果然,这对夫妇没有食言,她被养的特别好,阳光自信。

在美国的新家里,苏菲迎来了她人生的春天。

养父母为她定制了特殊的生活辅助工具,教她怎么样独立生活。

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苏菲不仅学会了刷牙、洗脸、梳头、吃饭等日常技能,还逐渐适应了没有双手的生活。

到了上学的年纪,苏菲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同而受到歧视,反而因为她的乐观和坚强成为了班级里最受欢迎的学生。

她的笑容和自信感染了每一个人,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和无限可能。

苏菲的故事在美国传为佳话,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界: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拥有幸福的童年和未来。

她的养父母用无私的爱和坚定的信念,为苏菲撑起了一片天空,让她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霍尔德的体操梦——从被遗弃到世界冠军

与中国女孩苏菲相似,霍尔德的命运也在被美国夫妇收养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的霍尔德,在孤儿院度过了她人生最初的几年。

然而,命运并没有让她一直沉沦下去。

两岁时,一对热爱体育的美国夫妇注意到了她,并决定将她带回美国抚养。

他们给霍尔德取名为霍尔德,寓意着她将拥有光明和希望的未来。

在美国的新家里,霍尔德展现出了对体操的浓厚兴趣。

养父母对此给予了全力支持,不惜重金为她请来了专业的教练进行训练。

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霍尔德的体操技艺日益精湛,逐渐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2017年,年仅16岁的她代表美国参加了世界体操锦标赛,并一举夺得了女子体操全能冠军的桂冠。

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霍尔德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过去苦难的告别,也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

霍尔德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跨国收养带来的美好见证。

她的养父母用爱和坚持为她铺就了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让她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和光芒。

霍尔德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相信: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梦想和坚持,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跨国收养背后的爱与责任

这两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只是众多跨国收养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据统计,自1992年以来,已有超过8万名中国儿童被美国家庭收养,其中女孩占比高达80%。

这一现象背后,既有中美两国文化差异和社会观念的不同,也体现了美国社会对儿童权益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首先,从文化角度来看,美国社会普遍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他们养育孩子的目的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过程中获取的快乐和满足。

而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导致被遗弃的孩子中女孩占比较大。

因此,美国夫妇在收养中国孩子时更倾向于选择女孩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美国社会完善的儿童福利政策和相对简单的收养程序也为跨国收养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比之下,中国国内收养机构能力的提升和弃婴数量的减少使得跨国收养的数量有所减少,但仍然是许多美国夫妇实现家庭梦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最后,从个人层面来看,许多美国夫妇选择跨国收养是出于一种博爱和慈悲的心态。

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都应该得到爱和尊重。

通过收养一个孩子,他们不仅能够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和幸福的童年,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为人父母的喜悦和满足。

写在最后

跨国收养不仅仅是一种法律上的行为,更是一种爱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

它让两个原本陌生的家庭因为爱而紧密相连,共同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和成长的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爱的力量如何跨越国界与文化的界限,将两个世界的温暖与希望紧紧相连。

苏菲和霍尔德的故事是无数跨国收养案例中的缩影,但是她们俩不管怎么样,结局是美好的!

文/编辑:惠惠爱八卦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网2016-1-4《中国女童被弃厕所 美国夫妻领养18年回上海寻亲》

中国新闻网:2009-12-14《聚焦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孤儿:从被救济到被宠爱》

界面新闻:北美报告2017-8-1《为什么美国人喜欢领养中国小孩?结尾让人泪奔~》

环球时报:2015-4-29《美家庭16年收养7万中国儿童 中国是美跨国收养首选》

0 阅读:4

人间靳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