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好隶书,并不能只盯着字形是否好看,关键是要学会变

滨滨谈文化 2024-04-17 02:52:25

当代书法已经不等同于以前的书法。古人所创造的书法,不仅成为千百年来的法帖,还在许多方面为后世做出了榜样。但是,在当代,许多喜爱隶书的书法爱好者,通过临摹学习古代经典作品,在参加书法大赛时,也会把字写得与古人在字形上非常相似,送出去的作品往往也会石沉大海,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根据多数人的看法,是因为他们把字形写得太漂亮、太好看了。

有的人可能觉得,把隶书的字形写得好看漂亮难道有错吗?一定要写难看才能在书法大赛中被评委所看中吗?这是个什么道理?其实,并不是说把字写好看就是不对的。以前也有人说,我非常喜欢当代书法家刘炳森的字,就照着模仿学习,但是还是送出去的作品,从来没有中过,看来这是学习的方向有问题了。的确,在当代书法展上,如果刘炳森本人送出他的作品,也未必能入展的。

于是,有的人问,当代书法怎么了?为什么好好写字却不能入展,而那些把隶书写得十分丑怪、难看的作品,往往都能入展?难道是评委的眼光变了,还是那些入展的作品都是评委的学生所写的?或者是当代人的审美出现了“集体失慧”?我认为,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下面对这些原因进行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

首先,当代书法审美已经在多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要有学古水平,对古人学得怎么样,这是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很注重隶书形变,也就是字形的变化,完全照搬古人的是根本没有出路的,因为评委们谁都知道古人所写的隶书是什么样子的,在你这里又是怎么变的,如果你不会变,这就说明你只学了古人,而没有自己,这叫“根植传统、鼓励创新”,你没有创新是不行的。

其次,当代书法还要在墨色上进行变化。古代的隶书大都是以墓志、摩崖、碑蔼等形式出现的,那些刻在石头上的隶书书体,它们根本是一根根死的线条或点画,与墨色无关。而当代人们在写隶书时是用毛笔书写的,这时就有了墨色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评委也会考察你是如何在书写中使用墨色的,把一个碑刻的版本用毛笔书写出来,这也是考察一个人书法水平的关键问题,但如果一条路走到底,全产采用黑色写到底,评委肯定是看不上的。

最后,隶书中也要有艺术性的变化特点。不要认为,隶书是正书,它的字形大小都是一样的,如果这样想,这样做,评委一定会认为,这件作品缺少艺术性,是不可能让入展的。隶书中的字形大小可以变化,墨色的浓淡干枯也可以变,点画的粗细长短还可以变,当然,章法空间中的疏密仍然可以变,总之,只有有变化的书法才能让书法的艺术性更加突出,这样的作品一定会受到评们的喜爱,是符合当代书法艺术性的要求的。

根据一些入展作品的特点规律,他们处处都在变。例如有的人学习的是《石门颂》,这个怎么变?有的人把字形变长了,把线条变粗了,把字内空间变紧密了,或者是这些变化而交叉变,总的来说,办法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大家是怎么学习隶书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推荐阅读:

2 阅读:246

滨滨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