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肌酐高尿频尿急痛风性肾病?五苓散加三味:助阳化湿利尿通淋

志邦的备忘录 2025-04-03 13:32:53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80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有粉丝留言说自己的尿酸高接近五百,肌酐也高到 146 了,问有没有效果好的中药调理方法。

肌酐高,尿液的 PH 值才5,尿频尿急,索然没有腰痛,没有尿痛,但也说明存在肾功损伤,存在尿酸排泄障碍的问题,至于调理方法,不由得想到用五苓散做底方来加减调理。

为什么用五苓散?

尿酸高,如果还有水滑苔,这是三焦水液代谢异常的外在表现。而如果三焦气化异常,水道肯定也不顺畅,人体输布、运行、调节水津的能力下降,会导致尿酸高,尿酸高不仅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还会持续损伤肾,肌酐高只是痛风肾的指标之一。

三焦气化不利,水滑苔等就可以用五苓散加减治疗。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创设的五苓散,方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五药组成,泽泻归肾和膀胱经,能“逐膀胱三焦停水”。猪苓,也归肾和膀胱经,主要是利小便,利水泄浊。茯苓甘淡归心肺脾肾经,能健脾祛湿利小便,还能清心安神。白术辛温归脾胃经,功擅健脾燥湿。桂枝辛温通散归肺心膀胱经,能助阳化气,解表。

清代医家吴谦就说五苓散方里,白胡子燥湿健脾助土运化,能从根本上防止水湿再生。桂枝辛温药性,能宣通阳气,可让三焦水湿气化,能行水。泽泻配猪苓、茯苓,三药配伍利水功效更强。白术借助桂枝的助阳力而能升阳通阳,则水液能气腾津液可化生输布。五味药合用能好利水渗湿、助阳化气、健脾温肾,治疗湿浊弥漫三焦肾络,效果那是没得说。

能治疗尿酸排泄异常,脾肾亏虚湿浊重的尿酸高痛风肾吗?

下面举一个案例——

59岁老王,就是因为尿酸高,且又尿频、尿急、尿淋漓不尽而寻求中医调理方法。而且尿频在夜间表现更为明显。

肌酐也发现高了。

但是老王没有尿痛,也没有腰痛,偶尔咳嗽有白痰,痰白黏,大便偶尔不成形。

舌暗红,齿痕舌,苔白水滑,脉沉细。

因为没有尿痛,舌苔不黄,所以没有热邪为患,水滑苔提示体内水湿内聚。

所以中医给老王辨证为下焦湿重的尿酸高,初期痛风肾,治疗则以利尿通淋的方法,方以五苓散加味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炒芥子、蜜枇杷叶,干姜。

果然上方老王服用六剂,白天的尿频、尿急、尿不尽显著好转,但夜里还会小便二三次,且咳嗽痰显著减轻。

效不更方,上方加盐杜仲、桑寄生、黑顺片(先煎)滋阴益肾助阳,续服一周,小便转正常,茶尿酸肌酐也都归回正常范围。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小焦湿浊弥漫,出现尿急尿频尿不尽,多为肾虚。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日久湿热内蕴,小便不利。

五苓散治疗湿浊重的尿频尿急尿不尽的小便不利在《伤寒杂病论》里多个地方说五苓散可治小便不利。结合患者尿酸高、肌酐高,水滑苔,齿痕舌,等为脾肾亏虚,下焦湿阻,所以用五苓散同调下焦水道,利尿通淋。同时也能达到利小便而实大便的效果。

因为有咳嗽痰多,所以加炒芥子、枇杷叶、干姜来温肺化痰,降逆止咳。

结果正如预期那样,尿酸肌酐降正常,小便通利,咳嗽痰多调理好。大便也成形,诸证皆愈。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22年第7期《大医生杂志》姚玉玺等文章《董荣芬临床运用五苓散之验案举隅》。。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