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为了令国共两党共同抗击日军,张学良和杨虎城商量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在蒋介石的要求下亲自送他回南京,没想到却因此被囚禁54年。
1990年张学良恢复自由,然而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坦白:“我并不后悔当初发动西安事变,最后悔的要数杀了杨宇霆……”

“西安事变”是如何爆发的呢?还要从1935年说起。
10月初,东北第67军110师何立中率部返回甘泉设防,没想到突然遭到我军徐海东部的伏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我军将其全部歼灭,师长何立中也被击毙。
得知这件事后,蒋介石十分气愤,当即在西安成立“剿匪”总司令部,自己担任司令,张学良担任副司令。10月9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和杨虎城下令,让他们在宜川、洛川设防,阻止我军向南发展。

收到命令的杨虎城其实是有些不愿意的,他找到张学良说:
“蒋总裁总让我们‘剿匪’,但又不给我们钱,我们这做的是赔本的买卖,不管赢还是输对我们来说都不划算,这无异于‘无期徒刑’。更何况就连装备精良的东北军都无法消灭共产党,就别提我们了……”
11月,东北军第57军109师牛元峰部,在陕北直罗镇遭到我军的围攻,损失5300人,枪支弹药失去的不计其数。蒋介石知道这件事后没有什么反应,不提补偿,更不提补充。

张学良瞬间意识到,蒋介石这是利用“剿匪”的借口来铲除非黄埔嫡系军,此时的他终于明白当初杨虎城的心情。
1936年3月,眼看蒋介石仍不愿意和共产党合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杨虎城决定同意高崇民等人的主张,和东北军合作,联合抗日。

这天,杨虎城找到张学良商量:
“蒋公始终不肯和共产党合作,这对我国是非常不利的。我们何不向蒋公进言,让他停止内战,和共产党合作。如此一来不仅能威慑日军,也减少你我两军的消耗。”
张学良听后点点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这就向蒋公进言!”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他们的进言被蒋介石拒绝。

1936年11月,蒋介石飞到洛阳,进一步商量“剿共”的事情。张学良认为不应当继续,便只身前往洛阳向蒋介石进言:“蒋公,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然受伤的只会是无辜的百姓,我……”
还没等张学良说完,蒋介石就打断了他的话:“汉卿,你现在是站在共产党那一边?你究竟是哪儿的人?”张学良指责道:“你如此专制,这样和袁世凯有什么区别?”
蒋介石怒斥道:“我是革命政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革命!不把共产党消灭完,我绝不会抗日!”正是蒋介石的这句话,令张学良失望至极。

张学良刚回到西安就去找杨虎城:“我去找蒋介石了,他还是不同意和共产党合作,甚至说出不把共产党‘剿灭’完,就不会抗日。杨兄,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停止内战?”
杨虎城看了眼张学良,说:“办法是有,就是怕你不敢。”张学良连忙说:“为了全天下的百姓,我没什么不敢的。”
杨虎城听到这句话笑了,说:“好,既然有贤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办法很简单,等蒋介石来西安的时候,我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还怕他不同意?”

张学良没想到杨虎城的办法是这个,他是有些震惊的,也有些不赞同。但当蒋介石来西安,张学良再次向他进言被拒后,他同意了杨虎城的建议。
张学良最后悔的是杀了杨宇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解决后,蒋介石要求张学良亲自护送自己回南京。

张学良本就因为扣留蒋介石而心怀愧疚,因此当即答应:“好,到时候我亲自送你回去。”此时张学良全是对蒋介石的愧疚,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落入他的陷阱。
当飞机降落在南京机场的时候,张学良笑着对蒋介石说:“蒋公,我已经平安将您送回来了,那我就先回去了。”“且慢,汉卿啊,这么着急走干什么呢?”蒋介石留住张学良。
正当张学良疑惑的时候,四面八方的特务向他袭来,下一秒他被抓住。蒋介石这才露出真面目:“汉卿啊,我万万没想到你居然会对我做这样的事。既然你不讲情面,那就别怪我不留情了!”

至此,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直到1990年才被释放。当张学良终于恢复自由身,记者采访他:“张先生,您这辈子最后悔做的事是什么?是当初发动‘西安事变’吗?”
张学良摇摇头,说:“我不后悔发动‘西安事变’,我最后悔的是杀了杨宇霆。”杨宇霆是何许人也?为何令张学良后悔至此?

杨宇霆是张作霖的心腹,在张作霖统一东北和两次直奉战争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对张作霖忠心耿耿,张作霖也十分器重他,两人相处也比较和谐。
但随着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杨宇霆的小心思也显露出来。对于接手东北政局的张学良,杨宇霆表面拥护,实则根本不把他当回事,甚至居功自傲,经常训骂张学良。

每当遇到重大事情,张学良询问杨宇霆意见或者主张的时候,他的态度都很恶劣:“你不懂,少掺和,我自会做决定。”
张学良任命杨宇霆为东北军保安委员会委员,他拒绝;让杨宇霆担任黑龙江省督办,他拒不接受;让杨宇霆出国考察,他直接说:“以后我的事你不用操心,干好你自己的事就行。”
除此之外,杨宇霆更是在自己的住处招待各地的官僚政客,甚至当着他们的面对张学良的施政纲领指手画脚,颇有想要取而代之的感觉。不过这些对张学良来说并不算什么,真正让他起杀心的是在杨宇霆父亲大寿的那天。

1929年1月5日,杨宇霆借着给父亲祝寿为由,在府内大摆宴席,蒋介石、白崇禧等人都派代表前来祝寿。张学良也准备了丰厚的贺礼,当他走进大客厅的时候,只有少数人略微起身,大多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上下扫了张学良一眼。
然而当杨宇霆走进客厅的时候,刚还吵闹的大厅瞬间变得安静下来,纷纷向杨宇霆敬礼。杨宇霆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他们这才敢落座。看到张学良时,杨宇霆既没有问好也没有握手,随意说了句:“先找个地方坐下,吃完饭再走。”

此时一旁的于凤至低声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东北是他杨宇霆说的算。”张学良的脸色也不是太好,在杨府呆了不到一刻钟就离开了。回到家,经过再三思考,张学良决定铲除杨宇霆和常荫槐。
1月10日,张学良将杨宇霆及其心腹常荫槐请到大帅府,要和他们商量一些事情。此时的杨宇霆还不知悔改,刚到大帅府就大喊:“小六子,小六子人呢?”

张学良忍无可忍,朝手下点点头,不一会儿就再也听不到杨宇霆和常荫槐的声音……
事后,张学良给杨宇霆和常荫槐的家属各送去一万抚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