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宅门》时候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白家的姑奶奶们,除了白玉芬,其他人过得都不算好。可这些人里,就属白玉芬的底牌最差。
结果是,白玉芬成济南提督当家人,在娘家和夫家都有地位,备受尊敬,外界也佩服这个少奶奶。其他姑奶奶们,各有各的不幸。
白雅萍婚后和丈夫公公相处不快,带着儿子回到娘家,结果意外摔死儿子,被关家抛弃;白玉婷求爱万筱菊不得,嫁与相片,晚年被侄子卷走财产,一无所有;白佳莉新婚不久就守寡,孩子被杨九红抢走,体会到了女儿长大不认娘的滋味;白美几次姻缘都不得善终,年纪轻轻落了病,人也没了。
1.白玉芬没有任性的资本。
父亲入冤狱,假死逃生,远走他乡,隐姓埋名,母亲承受不住重压,自缢而亡,玉芬是长姐,承担起了照顾弟弟们的重任,小小年纪被迫懂事。
二奶奶虽然也心疼玉芬,毕竟也不是亲妈,而且彼时的白家正值谷底,百草厅还落在外人手里,想管也是有心无力,何况嫁到济南,白家远在北京,更是鞭长莫及,想护着也是有心无力。
所以玉芬必须事事靠自己谋划,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对内,能经营好家庭关系,对外,能处理好生意场上人情世故,这才蜕变成沈家的当家主母。
而白家其他姑奶奶,每一个人都有随心所欲的资本,可以做事不考虑后果,有家里给兜底。她们身上给人一种感觉是,我就这么做了,你能怎么着。
白雅萍时代,白家是宫中供奉,炙手可热,而且白家只有这么一个小女儿,自是宠爱有加,导致白雅萍一有不顺心就回娘家,只想逃避问题,不想解决问题。
白玉婷出生的时候,白家已经东山再起,生意更是好过之前,全家团宠,造成了白玉婷想要的一定要得到的性格,为了嫁给万筱菊,宁可和他的照片结婚。
白佳莉从小被二奶奶养在身边,但因为有个当过妓女的母亲,在人前总矮半截,后来女儿被杨九红抢走,愤而离家。白美仗着爷爷白景琦的宠爱,最后嫁给了一个和爷爷年龄相当的老头。
白玉芬和她们最大的不同是,没有靠山,就把自己变成一座山,她的底气是自己给的,不是来源于白家。郑渊洁说过: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意味着把失望留给自己。白玉芬的命运是她自己决定的,不依附于任何人,有没有白家,是不是嫁给提督府,她过得都不会差。
2.白玉芬有强烈的目标。
大户人家的亲事不是临时说定就定的,流程也比较繁琐,所以白玉芬很早就知道自己会嫁到济南去,她也早早做好了打算。她嫁过去,要做二奶奶这样的人物,而不是白雅萍那样的姑奶奶。
虽然剧中没有详细介绍,但是从白玉芬嫁过去的行事来看,二奶奶应该是带着玉芬学过管家和做生意的。
玉芬对于未来的生活是有清晰规划和目标的,她也知道,自己一介孤女,未来的路都要靠自己,所以拼命给自己积攒实力,积极应对。
即便是封建时代,女子不轻易抛头露面,按照社会标准也是要做一个贤妻良母,但是白家姑奶奶都被宠坏了,对未来大多是随遇而安,过到哪算哪,反正不用自己操心,遇到难事有母亲、家族撑腰,没想过自己的价值在哪里,缺乏自我意识。
固然有时代的因素在,但更多是没有想过自己应该过一个怎样的人生。
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对人生的掌控权。拥有掌控权,意味着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去选择生活的方式和方向,而不受外界的束缚和限制。
也不要把人生的意义寄托在爱情上。意义本就虚幻,爱情更是飘渺,无异于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我们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在别人的嘴里,最终负责的人是我们自己。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的靠山,打出自己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