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从2025年开始,央国企单位必须推出末等调整制度,这是国企改革的里程碑事件。
公开的信息显示,2023年,国企单位推出末等调整制度的比例不足八成,还有两层多的国企单位没有推出末等调整制度。
即使是推出这种制度的央国企单位,在制度的执行上也打了不少折扣。比如采用到龄退休、主动离职等方式来替代业绩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的退出,实际上这是变相执行了摩登调整政策,实际退出的人员与业绩没有直接关系。
根据国资委关于国企改革的要求,2025年,所有央国企单位不仅要执行末等调整制度,还要执行不胜任退出制度。
制度推出后,央企单位职工会被要求下岗吗?针对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央国企单位必须推出末等调整制,职工会下岗吗?首先要了解这种制度针对的人群范围,才能明确是否对职工产生影响。
国资委说得很明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要竞争上岗。
这代表什么含义呢?
实际上,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指的是单位的领导层,普通职工不属于管理人员。
由此来看,末等调整制针对的是单位的领导层,与普通职工无关。
所以,国资委关于央国企单位的末等调整制,不会导致普通职工下岗,更不会被开除。
那么,国企单位的领导层如果考核不合格,会不会被下岗呢?
当然不会。
因为字里行间很清晰,末等调整,只是调整岗位,不是下岗,但是降岗是可能的。
比如从单位的核心管理层,调整到单位的普通中层干部,这个过程就涉及到岗位调整,从高岗位调整到低岗位。
管理层被调整,方便提拔更有能力的人担当大任,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上来说,也是一种自我加压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末等调整,势必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被调整的人,十有八九不会甘心就这就要被调整。对整个单位的领导层来说,其他管理人员也未必赞成这种调整,因为一旦坚决贯彻执行,每个管理人员,都有可能被末位调整,可能会出现人人自危的局面。
于是,我们才见到了一种怪现象,尽管有部分单位开始执行末等调整制度,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去执行,或者执行被打了折扣。比如,让不合格的管理人员退居二线,以此来证明退居二线的是被调整的,用这些人的数量充当退出比例,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不胜任退出制度,实际上与末等调整制是一脉相承的,在管理上无法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其进行调整或者让其退出。
个人认为,虽然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是一件好事,但是执行具有很大的难度,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势必要对其工作进行量化评估,这一过程的主观性太强,很有可能让考核过程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2025年开始,央国企单位需要推行末等调整制度,个人理解针对是国企单位的领导层,也就是国企单位的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无关,这一制度的推行,并不会导致国企职工的直接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