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退位后,皇叔刘备为什么不拥他入蜀,反而自立为帝?
刘备虽然是“大汉皇叔”,但实际上这个名头基本上没有给刘备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刘备的起点很低,由于父亲早亡加上汉武帝的“推恩令”,到了刘备这一辈,根本就吃不到一点“宗族”福利。
所以刘备一开始只能靠卖草鞋为生,后来刘备凭借个人魅力“桃园三结义”,得到左膀右臂关羽和张飞,再加上后来“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正式拉起了集团大旗。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也好,再加上后来的建立蜀汉,自称皇帝也罢,都是靠的个人努力。
大家既没必要过分吹毛求疵,也没必要夸大赞美他。
就如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一样,汉室到如此下场,都是因为自己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
天下本来就是有能力的人得之,有德有能力的人当皇帝自然是“万事大吉”,无德但有能力的人取得天下虽然让人有些无奈,但也没有办法。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确实立下“白马之盟”:非有功者不侯,非刘姓不王。
但要不是因为刘姓无德,天下也不会乱成这样。
作为三国时期的“老实人”,曹操很喜欢说实话。
在《述志令》中,曹操将当时的情况说得很明白:设使天下若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可能曹操这话说得有点大,但其实却一点也不“闪腰”。
因为当时的天下,乱得超乎你的想象。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由于汉灵帝荒淫无道,许攸联合冀州刺史王芬等豪杰秘密策划废黜汉灵帝,改立合肥侯。
由于事情泄露,王芬被迫自杀,许攸流离失所。
同样是中平元年,袍罕人(今甘肃临夏地区)宋建宣布独立,自称“河首平汉王”。
此人地盘虽然很小,但是却极爱排场,不仅模仿汉朝建立了年号,还设立了文武百官,统治此地区长达三十年。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才空出手来派遣大将夏侯渊讨伐此地,将宋建以及“文武百官”全部屠戮殆尽。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原中山国国相张纯(渔阳人)联合同郡的张举等人,借着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的局面,趁乱聚集了十余万流民。
之后张纯自称“安定王”、“弥天将军”,让该地有了平稳的局面,但好景不长,两年后,幽州牧刘虞招募胡人,打败了张纯,破灭了他的梦想。
同样还是中平四年,长沙区星聚拢了一万多人,口号喊的很大,自称“阳明皇帝”,但不到一个月就被长沙太守孙坚打得落花流水,自此生死不明。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由于董卓之乱,袁绍、韩馥等人欲立幽州牧刘虞为新皇帝。
但他们只是贪图刘虞的地盘,“拥立”是假,“吞并”是真。
刘虞识破了袁绍的计谋,坚决不同意,甚至以“投靠匈奴”为威胁,迫使袁绍改变了主意。
还是初平二年,张鲁被益州牧刘焉任命为督义司马,并逐渐成为了汉中的实际掌权者。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人竟然在这里挖出了玉玺,一众“马屁精”趁机想要推举张鲁为“汉宁王”,但重臣功曹阎圃极力阻止,最终作罢。
张鲁也因此在汉中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统治,他基本上成了独立的“小王国”,不允许汉朝使者入境。
后来曹操用计将此地平定,这才将这个地方重新划归中央统治。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不知道怎么得到了玉玺,此人本就狂妄自大,号称“四世三公”的老袁家最正统的继承人。
PS:袁绍只是“小老婆”生的,袁术才是正妻所生的嫡长子。
得到玉玺之后,袁术野心爆棚,竟然公开称帝。
袁术的这一举动自然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在众叛亲离之下,当了两年多假皇帝的袁绍呕血而死。
据说,临死前袁术想喝一杯蜂蜜水,结果库房里却只有麸皮粥。
袁术也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已无力回天,于是准备将玉玺交给哥哥袁绍,但由于曹操半路截胡,袁术的临终心愿最终没有实现。
就连荆州牧刘表也曾祭祀过天地,隐晦表达了自己图谋天下的想法;
益州牧刘焉本来准备去交州避难,但一个风水大师说益州有天子气,所以刘焉最后一顿折腾,给刘备白白做了嫁衣。
以上种类繁多的花样称王、称霸其实还只是东汉末年混乱政局的一部分,一些边疆地区趁中原内乱分身乏力更是独占一方,高句丽、乌丸、鲜卑、南蛮、山岳等。
不过他们的首领大多都只是称王罢了,比如什么汗鲁王、峣王,人数太多,这里笔者就不给大家一一列举了。
这些人要不就低调一点,闷声发大财;要不就直接高调出场,昙花一现。
但不管他们做了什么的,无论是逐鹿中原,还是浑水摸鱼;也不管他们到底打着什么样的旗号,有了怎么样的势力,说白了都是想在乱世大捞一笔,成就一番事业,最终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罢了。
正如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所说的那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在乱世中,活下去尚且是一件难事,反正横竖都是一死,那为何不在生命终结之前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霸业呢?
正如马云所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
曹操虽然说“要不是自己在这里号令天下,还不知道有多少宵小之辈要蹦出来,扰乱局势”
可当时曹操已经称王了,刘备为什么就不行呢?
曹操确实是汉献帝册封的,可汉献帝在此时还有几分话语权。
汉献帝确实没有册封刘备为王,但就算他想要册封,曹操也不会允许。
刘备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你不能册封我,那我自立就是了,反正在汉末时代,自立为王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曹丕逼迫汉献帝逊位自己之后,刘备也正好有了借口,直接称帝就是了。
不管汉献帝是死是活,也不论汉献帝生活到底怎么样,刘备完全可以给他以“帝王”之礼开一个非常隆重的丧葬仪式,然后“哭着”登基。
按照正统思想来看,汉献帝既然已经把皇位传给曹丕了,那曹丕就是“天下共主”,此时刘备再一次站出来,那不是乱了套了吗?
在真正的乱世之中,人人自危,有能力保全自己就不错了,没有必要再和宋襄公一样,号称“仁义之师”,最后闹出个大笑话。
在当时那个情况,就算曹丕把汉献帝送到成都,刘备会真心接纳他并让他继续做皇帝吗?不会。
就算刘备真心接纳汉献帝,那么他手下的那些大臣们内心不会嘀咕吗?
大家不用再怎么去粉饰局面了,刘备在当时的情况下,自立是最符合常理,也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在乱世之中,有枪就是草头王,谁的拳头大就要听谁的,不服大家就来打一场。
遮遮掩掩,不敢光明正大的人,又怎么有能力和魄力治理和修正天下呢?
说句难听却在理的实话,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活下去,卖屁股也好,靠脸也罢,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
但“又当又立”的人,那就属实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个人我不说是谁,大家自己猜吧。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私心作祟,就像谁愿意把到手的工资给他人
其他不说, 就从后来刘备称帝,把同意的大臣杀的杀,入狱的入狱这件事就能看出他的人品。曹操至死没称帝
你所说的又当又立不就刘备吗? 同宗不忍夺 宁披入山 随即背刺 高兴的载歌载武言:武王伐纣 一直以汉室宗亲自居 誓要匡扶汉室 结果是活人上谥 反对其称帝的直接扔监狱[得瑟]
卖草鞋的能成为卢植的学生?那时候可是举荐制,同学是袁绍之类的。历史不是这样学的小编,要动脑
你开玩笑 且不说刘协想不想去刘备那里 就说曹丕都不可能让他离开 刘协后半辈子寸步不能离开山阳国 就连他老婆想去京都看她妈都不行 每次都是曹丕她妈去山阳国看刘协夫妻俩 至今河南那边还有地方办酒席 逢年过节是娘瞧闺女的习俗
三国里面就没有什么草根好吧。刘备怎么可能是卖鞋的。卖鞋能当卢植的学生吗。能和公孙瓒当同学?。家道中落我就信。汉朝根本就不可能让寒门崛起。人家实行的是举荐制。要不然袁家怎么这么多门生。
要不是有“大汉皇叔”名头,他就算三十次顾茅庐也请不出诸葛亮,你说这个名头有没有给他带来实质性好处?
说的啥,刘备想迎接刘协过来曹丕放人吗?
没有永久不变的江山,下一代江山会是谁拥有只能交给历史来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也是多种因素的,不管是草莽出身的英雄,还是朝廷官员起义都拉拢大户和拉拢民心。
搞笑,汉昭烈帝需要你们来认同。曹操屠城掘墓殉葬,我就不喜欢他,你咬我呀。
这话问的
刘备巴不得曹丕把汉献帝送到成都呢,挟天子以令不臣[得瑟]只要汉献帝在,曹丕只能算伪朝,名不正言不顺,而汉朝正统就在成都,天下归心!
刘备能把汉献帝接到成都都算他牛的,怎么可能
得了吧,汉献帝让位给曹丕他就如同王司徒一样臭大街了,刘备是给他脸对外宣称他死了
刘备骑着刘禅去曹丕家去接汉献帝吗?
又当又立?还有比曹操更毒的吗?三国里头一个屠城高手,写诗最喜欢写的白骨露于野。
汉帝想来成都嘛?舟车劳顿水土不服身体怕是扛不住啊[得瑟]
咋不说让曹魏派人把汉献帝送到成都呢,敌占区当自己家后花园?想去就去?
这智商还写文章。小便是要把曹丕篡汉的罪名强加刘备身上。即使刘备有这个这个心,曹丕会放吗?你所谓的“又当又立”指的是曹操[得瑟]:明明曹操自己就是实际上的“皇帝”,却偏偏拉一个“傀儡”来当“汉帝”[得瑟]。这样的“又当又立”,项羽也干过[得瑟]。
汉帝在曹操手中你去帮忙抢来吗?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曹操是老实人[笑着哭]
刘大耳如果能做到全国大统一不也是汉室中兴吗[大笑]
乱臣贼子怎敢迎。早想称帝了
这问题问的好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