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7年深秋的关中平原,晨雾中浮动着铁锈般的血腥气。郭子仪驻马香积寺前的土丘,望着远方叛军营寨升起的狼烟,手中马鞭将腰间玉带叩出清脆声响。这位年近六旬的老将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以武举异等入仕时,大明宫丹凤门前那场万人空巷的庆贺盛典。彼时的长安城何等煌煌,谁又能料想今日竟要在皇城根下与叛军决死?

"报——安守忠又在阵前鞭杀降卒!"斥候的嘶吼穿透晨雾。郭子仪握鞭的手青筋暴起,潼关血战中阵亡的同袍面容在眼前闪现。三日前突破叛军封锁时的惨烈犹在耳畔:朔方军前锋三千死士硬撼潼关铜墙,用血肉之躯撞开生铁浇筑的城门,尸骸堆积处竟形成丈余高的肉阶。

"擂鼓!列阵!"郭子仪雪白的须发在秋风中扬起,身后赤色大纛猎猎作响。十万朔方精锐如机械般运转起来,陌刀寒芒汇成银色河流,重甲步兵的鳞甲在初阳下泛起血色。而在潏水对岸,安守忠的叛军阵列中腾起遮天蔽日的烟尘——那是五万曳落河精骑正在集结。

李嗣业摘下兜鍪,露出满是刀疤的面容。这位陌刀将魁梧如铁塔的身躯微微前倾,七百斤重的镔铁陌刀在黄土地上拖出深痕。"儿郎们!"他声若洪钟,"今日我等脚下便是长安西墙,退一步,则大明宫前又要飘起人肉脯!"回应他的是三万陌刀手山呼海啸般的战吼,这吼声惊起潏水畔栖息的寒鸦,黑压压的鸟群掠过天际,仿佛给战场蒙上不详的阴翳。

巳时三刻,第一支鸣镝撕破苍穹。叛军铁骑如黑潮漫过潏水浅滩,李归仁亲率八千曳落河重骑直扑唐军右翼。战马披挂的锁子甲在阳光下泛起幽蓝冷光,马蹄践踏处水花混着血沫飞溅——唐军布置在河滩的拒马桩竟被生生撞碎!李嗣业双目赤红,陌刀横扫将当先三骑连人带马劈成六段,腥热的血浆糊满铁甲。"陌刀阵!进!"随着他炸雷般的怒吼,前排刀手突然蹲身,后排森冷刀锋自人墙间隙斜刺而出,刹那间数百叛军战马哀鸣着栽倒,河滩上绽开朵朵血莲。

安守忠在瞭望台上看得真切,手中令旗急挥。叛军阵中突然推出百架床弩,丈许长的铁翎箭带着凄厉尖啸破空而来。唐军重甲在这等利器面前犹如纸糊,整列的陌刀手被穿成血肉葫芦。李嗣业左肩中箭,竟反手折断箭杆,染血的陌刀舞作银轮:"玄甲卫!随我冲阵!"三千重甲步卒突然卸去铠甲,赤裸上身扑向敌阵。这不要命的打法让叛军骑兵阵型大乱,潏水河滩顷刻化作修罗场:断肢与内脏在铁蹄下翻飞,垂死者的哀嚎与兵刃相击的锐响交织成地狱变相图。

日头偏西时,郭子仪的中军大纛突然前移。老将军亲率五千玄甲骑兵直插叛军腹地,镶铁马槊所向披靡。安守忠急调回鹘雇佣军拦截,却见唐军阵中腾起狼头大旗——原来郭子仪早与回纥叶护暗中盟约。四千回纥轻骑如利刃切入叛军侧翼,弯刀过处人头滚滚。李归仁见势不妙,率亲卫拼死突围,却被李嗣业截住去路。两人在尸山血海中交手三十余合,最终李嗣业陌刀斜劈,将这位叛军骁将连人带马斩作四段。

暮色降临时,香积寺前的原野已无完土。唐军虽胜,十万精锐折损过半,潏水为之断流三日。当郭子仪踏着血肉铺就的道路进入长安时,朱雀大街上再没有往昔的万国衣冠。残阳如血,映照着这座千年帝都的伤痕,也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此战过后,唐廷不得不倚重藩镇,盛世余晖终成绝响。正如杜子美在《悲陈陶》中所叹:"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本故事基于历史创作,具体情节为虚构,纯属胡说十八道,如有雷同,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