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火,大家都被哪吒触动到,成为他的拥趸。特别是孩子们,尤其喜欢,毕竟年龄相近,更容易获得共鸣。影片中的哪吒,性格坚韧、抱定初心,不畏艰难,最终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理想。十分美好的结局,让我们不禁感动而心向往之。不过说到这里,有人也许忍不住要问了,哪吒的故事流传好几百年,怎么以前就没有这样的人设呢?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实际上真正的哪吒实在不足为效,反而满满都是父母孩子的深刻教训。
为什么这么说呢?容小编慢慢解释。哪吒这个人物完整资料出自明朝早期许仲琳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如果大家翻阅原著,就会发现,哦,他原来是这样的哪吒,和影片很颠覆耶!确实,真正的哪吒并非如影片所塑造,他的事迹其实很狗血,并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可。影片中的表现,只能套用一句话:童话都是骗人的。
那么,哪吒在原著中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呢?他背后的资源十分厉害,可以说无与伦比。首先,他本身属于先天宝物灵珠子;其次,对于他的培养,得到三界顶尖大佬元始天尊的关切,选定良辰吉日,派出白鹤童子传达旨意,指导操作;第三,指派的培养人乃是十二金仙之一太乙真人,这可是炼成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准圣级人物……拥有这样的条件,想不辉煌都不行。然而,事实偏偏出人意料,哪吒虽然最后也肉身成圣,但相比他拥有的资源,还是大大不相称。
怎么这么说呢?我们看一组对比数据。同属三代弟子,后来都肉身成圣,杨戬在灌江口拥有自己的道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经常游山玩水、打围狩猎,优哉游哉。反观哪吒,他跟随父亲隶属天庭编制,基本就是一个公务员,需要准时打卡上下班,时刻听从天帝指令,没有一点儿人身自由,说白了就与封神榜上那些人物一个等级。这是多大的落差呀!
为什么会这样?两个原因,也就是教训。一个原因是自作孽,不可活。哪吒生性冷酷残暴,不知敬畏。六岁时到海滨洗澡,误将混天绫搅动了海水,引起龙宫晃动。巡海夜叉奉命查寻原因,找到哪吒。他本想吓唬哪吒一下,哪知哪吒性格乖戾,根本不与他啰嗦,上手就用乾坤圈结果了他。典型的草菅人命。巡海夜叉乃是御笔钦点,作为上司的东海龙王敖光当然不能坐视,就找到哪吒的家长李靖,扬言要上天禀告玉帝。
接下来就是第二种原因。教不严,师之惰。按说太乙真人身为哪吒的师长,遇到这种情形,理所当然应该对哪吒进行严厉教育,包括向龙王诚恳承认错误,接受人家的条件,尽最大能力补偿人家。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撺掇哪吒,悄悄潜入天庭埋伏下来,拦截了上天告状 的龙王并把他好一顿殴打,又是揭龙鳞,又是令其化为小蛇儿,极尽侮辱……幸亏哪吒还是书中正面人物,就是反面人物轻易也做不出这样的行径啊!
龙王作为天帝钦封的兴云布雨正神,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当时表示屈服,随后就二上天庭,奏报哪吒的恶行。于是,哪吒的报应来了。四海龙王齐聚陈塘关,要求李靖给说法。面对这种局面,太乙真人也没有了招数。哪吒无奈,只好自戕,换取不牵连父母……我们前面说过,哪吒是灵珠子转世,投胎李靖夫人,就是为了获得人类肉身,这样才能确保修为达到完美境界。可是这一自戕,结果就悲剧了,没法满足这种要求。那么,求全不成,就退而求其次吧。太乙真人不愧金仙,就又想出一个办法,让哪吒托梦给母亲为他建庙,他暗中显灵获得百姓信奉,从而获取大量香火,日积月累,最终可以借助香火重塑肉身。
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太骨感。因为师徒做下的恶行影响太恶劣了,远远没有消除干净,建庙的事儿被李靖发现了,一怒之下点火把庙给焚了。这一来,太乙真人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利用荷花为哪吒重塑肉身。通过上面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哪吒获得最佳修为的前提是拥有完整的肉身,其次是香火重塑肉身,莲花化身是最低层次的选择。由此可知,哪吒修不成理想的修为状态,这直接影响了他将来的成就,怨不得比不上杨戬。
究其原因,一个在哪吒自己。他心性太残暴,戾气太重,缺乏对生命的的敬畏,以致打死巡海夜叉,犯下逆天大错。另一个在师父太乙真人,他枉为师长,在学生闯祸的时候不是及时批评教育,反而怂恿他作恶到底,这也没有谁了。就这样,大好的资源、条件被浪费,本来一手好牌被师徒二人打成惨不忍睹,确实是父母孩子满满的教训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