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林徽因在东北大学的留影,她的身后是丈夫梁思成。这年林徽因24岁,刚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不久,受张学良的邀请,来到东北大学担任建筑系的老师,梁思成也在东北大学任教。
照片右边有人说是张学良,也有人说不是。不过张学良和林徽因确实有过一段交集,也就是林徽因在东北大学任教的这段时间。
林徽因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担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他是民国知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外交家。
林徽因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接受良好的教育,独立思考问题,学习能力很强。16岁时,林徽因跟随父亲游历欧洲多国,增加见识,开阔眼界。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前往美国留学,一起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选择的是建筑学,林徽因起初也是选择建筑系,但由于当时宾大建筑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只好改为美术系,旁听建筑系。
虽然是选修,但林徽因在建筑系的成绩名列前茅,超过许多建筑系的男生。1927年,两人顺利从宾大毕业,第二年在加拿大成婚,之后便接受张学良的邀请前往东北大学任教。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担任东北大学校长,他坚持“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文化的发展”的办学理念,高薪招聘优秀的人才,林徽因和梁思成位列其中。
张学良给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薪水很高,林徽因每月400块大洋,梁思成每月800块大洋。按照购买力计算,林徽因的工资相当于现在的12万,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张学良对东北大学的重视。
东北大学的建筑学,就是由林徽因和梁思成所创建的,另外东北大学的校徽也是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的圆形图案,圆心写着“知行合一”4个小字,圆心外用古老的文字写着“东北大学”4个大字。
2002年,东北大学采用了新的校徽,在林徽因设计的校徽原型上稍作修改,“东北大学”4个字换成了张学良的题词。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东北大学教学非常认真,有一次考试,梁思成发现有一名学生作弊,很生气。他立即做出决定“凡是发现学生考试中作弊,立马开除学籍”,从此之后,建筑系没有人敢考试作弊了。
林徽因不仅多才多艺,而且貌美如花,当时有许多男士爱慕他,也包括少帅张学良。根据林徽因在东北大学的同事回忆“东北大学开学后,张学良设宴招待老师,在见到林徽因时,张学良被她吸引,张学良通过他人向林徽因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够做自己的家庭教师。”
林徽因对张学良的事情也早有耳闻,果断拒绝了张学良的要求。当时的张学良已经和于凤至结婚多年,身边还有赵一荻以秘书身份陪伴。林徽因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女子,她和丈夫梁思成的感情很好。
1930年底,林徽因离开了东北大学,前后两年的时间。对于林徽因离开的原因,有人说是她去北平治病;也有人说她东北的时局不稳定,日军加快了侵略的步伐;还有一种说法林徽因为了躲避张学良,众说纷纭,无法得到确切的证实。
林徽因离开后不久,梁思成也离开了东北大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建筑学的师生踏上了流亡的征程。
林徽因和梁思成虽然在东北大学任教的时间不长,但他们对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影响很大,他们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林徽因也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
林徽因在建筑上取得成就有目共睹,她参与设计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宝山公墓等众多大的项目。她不顾身体的病情,走访全国整理和记录古建筑,反对拆除北京古老的城墙。
1955年,林徽因去世,终年51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1972年,梁思成病逝,终年71岁。
相对于林徽因,张学良的健康状况很好,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去世,终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