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4年9月7日,我国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文件,宣布将在北京上海等地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引发社会热议。
外资医院入华并非新鲜事,但其背后的政策博弈和对中国医疗行业的潜在影响,却值得深入探讨。
外资医院入华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这将如何影响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格局?
引入外资医院早在今年(2024年)的6月22日,享誉海外的美国梅奥诊所在上海设立了国际代表处,成为第一家落户中国内地的国际代表处。
在当时,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人们只是略有疑惑:梅奥诊所为何在这个时候来到中国?
紧接着,在9月7日,国家正式宣布考虑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梅奥诊所的到来并非偶然,它的落地恰如一颗石子,激起了中国医疗改革的层层涟漪。
引入外资医院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政策,而是在十年前就有了苗头。
在2009年的医改浪潮中,外商独资医院的种子早已埋下。
2010年,两岸关系拉近,台湾联新集团带着他们的禾新医院叩响了上海的大门。
一年之后,美国嘉会国际医院也摩拳擦掌,准备在上海落地生根。
等到2014年,大势已成。
外资独资医院的试点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北京、天津、上海,这些城市的医疗版图上都将添上外商的名字。
同年,位于上海静安区的嘉会国际医院正式挂牌,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美资综合大型医院。
它的开业,宣告了外商独资医院时代的正式到来。
在那段时间,外资医院如潮水般涌来,它们携带着先进的技术与崭新的理念在我国的土地上立足。
2017年,青岛更是直接将外资医院纳入了医保体系。
湖北也不甘落后,出台了“招商引资21条”,符合条件的合资医院可以纳入定点医保。
可惜时代风云变幻莫测。2018年,特朗普挑起了贸易战,中美关系急转直下。
那原本汹涌向前的外资医院入华浪潮戛然而止。
直到2024年,新的一轮开放才将外资医院入华的大门缓缓开启。
它并不是某些营销号口中突如其来的风暴,而是2014年开放浪潮的延续。
尽管未来入华的医院许多或将以高收费为标准,但外资医院并不会只专注于高端医疗服务。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作为第一批入华的外资医院的先行者,用它十年的光阴,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它的门诊和药费与三甲医院相差无几,只是在使用先进设备和进口药物时才会收取较高的费用。
国内外商业保险普遍适用,甚至许多项目还可使用医保结算。
允许外资医院入华政策的本质在于推进医疗行业市场化,让市场机制调节和分配资源。
然而,在2024年7月5日,医学专家李玲教授接受采访时犀利指出,困扰国人的医疗顽疾——看病贵、看病难,依旧未解。
我国每年医疗花费高达9万亿,却未能惠及百姓,这也成为部分民众对引进外资医院持观望态度的原因。
究竟为何我国仍存看病贵、难问题?
而外资医院的加入真的会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吗?
看病难 看病贵我们的公立医院并非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有限的拨款只能勉强维持医院的基本运转,远远不够支撑其昂贵的运营成本。
医院的收入来源全靠挂号费、诊疗费、手术费来支撑,可这些收入往往入不敷出。
面对生存的压力,医院不得不在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绞尽脑汁。
为了活下去,它们只能在医药和器械检查上动起文章。
每一张药品清单,每一项检查项目,都成了医院收入来源的救命稻草。
这是一条充满矛盾的道路。
一方面,医院需要盈利来维持运转,保障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另一方面,过度地追求利润,又容易导致过度医疗和医疗滥用,损害患者的利益。
早些年,当患者生病踏进医院后总少不了要开一沓检查单。
各种化验、影像,仿佛是开启病症之门的钥匙。而这些检查的费用,像一笔笔隐形的勒索压在患者肩头。
检查结果出来,就是开药时刻。医生笔走龙蛇,药单上都是固定的品名和价格,不容讨价还价。
患者买药时,就像在买一个没有标签的盲盒,里面装着什么药,价格是多少钱,全凭医生的一句话。
而且某些医生的开药选择,并不是全凭患者的病情,而是取决于医药代表们是否与医生达成契约:医生开出指定的药品,就能获得丰厚的提成。
这种利用职权牟利的行为,让腐败的藤蔓悄悄缠上了洁白的医袍。
高昂的药价,最终都由病患来买单。
近些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这种现象已经大幅度减少,但它留下的创伤依然存在在人们心中,难以消散。
此外,我们高精尖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在这片繁华之外,地方的医院却显得有些形单影只,医疗力量薄弱。
患者只能如潮水般涌向一线大医院。他们带着康复的希望而来,可现实却往往给他们泼下一盆冷水——号难挂,床位紧,成了这些患者挥之不去的梦魇。
看病贵,看病难,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阻隔在医院和患者之间,更如毒蛇般啃噬着社会的肌体。
如今,外商可以设立独资医院的消息更是引发轩然大波,引起广泛的讨论。
部分网友认为,外资医院只为有钱人敞开大门,而且它还会把国内的精英医师高薪挖走,珍贵的医疗资源也会随风而逝。
原本在公立医院轻而易举的一台手术,引入外资医院后可能要花上高出十倍的价格才能做上。
他们认为公立医院的陨落,会将普通人抛入一片荒凉之地,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会大大加剧。
普通人只能仰望那些富丽堂皇的殿堂,徒增无奈。
虽然网友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引入外资医院真就如此不堪吗?
鲶鱼效应中国的土地上生存着十四亿多人口,可优质的医疗资源如同稀缺的甘露般分配不均,3%的三甲医院却肩负着42%的诊疗重任。
大医院人满如潮,患者们排队挂号难,看病费高昂,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叹息之墙。
这种医疗困境,不仅撕裂着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压得公立医院喘不过气来。
全面开放外资医院也许是打破这个困局的一道曙光。
就像拥挤的车流多了几条宽阔的道路,患者们多了一个精心呵护健康的选择。
那些经济较为宽裕且求医心切的人们,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绿洲,不再需要苦苦排队,等待漫长的医疗征程。
公立医院的负担也因此得以减轻,就像一艘超载的船只终于卸下多余的重担,可以专注于那些更需要帮助的普通人。
最重要的是,外资医院的引入就像是一条鲶鱼被投放进原本平静的鱼缸,打破了沉寂的医疗市场。让竞争的浪潮滚滚而来,逼迫国内医院审视自身,激发变革的内驱力。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作为一家在中国开设十年的美资医院,它的门诊和药费其实与我们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相近。
在患者付出同样的费用支出情况下,国内医院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就只有不断精进自己的服务和效率,提升医疗的品质,才能获得患者的信赖,赢得良好口碑。
此外,外资医院对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的透明化也会像一束强光,照亮了医疗行业的晦暗角落。
外资医院的存在可以倒逼国内医疗机构压缩灰色地带,降低医疗成本,国内的医疗机构被迫直面自己的问题,清除腐败的脓疮。
这场竞争也许是可以刮走了“看病贵”阴霾的强力风暴。
外资医院的到来是中国医疗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不仅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选择,更让中国医疗迈入国际舞台。
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将融入中国医疗体系,为中国医疗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带动医疗旅游蓬勃兴起,吸引各国患者前来就医。
同时,中国医疗器械出口也迎来新机遇,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外资医院的入场背后牵动着各方利益。
既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分配之争,也有服务水准的高低之别,还关乎患者荷包的负担,甚至牵连到人才的去与留。
医疗改革之路并非坦途,人们难免心生焦虑,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情绪。
但这股开放的浪潮,又何尝不是亟待注入的活水?
它将冲刷掉体制内的陈旧积弊,引进世界先进医疗技术。
短期内虽有阵痛,但长远来看,却是医疗行业涅槃重生的契机。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开放才能汲取新知,打破藩篱。
但同样也不能盲目乐观,对潜在问题要有所警惕。
唯有严格监管,市场良性竞争,才能让外资医院这把双刃剑利于新医改,造福于民,让中国百姓的健康之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邓小花. 我国外资医院准入制度探析[D]. 广东: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 .
张霞. 外资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创新之处[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8,18(2):134-137.
胡盛杰,傅跃安,尹立吾. 外资医院与国有医院服务观念和管理之比较[J]. 中国卫生经济,2001,20(7):39-40.
能用医吗?商业保险认吗?
外资医院可以开,中医移人诊所能开不??
技术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