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故乡的相思云(原创短文)

难酬蹈海和亦英雄 2025-04-15 12:58:50

看见一位网友清明祭祖回乡遇到亲人的不待见,我真的有话要说。凭心而论什么地方都有待人冷淡的人,什么地方也有热情待客的人。二十几年前,那时我在故乡工作,来自上海、贵州的亲人来祭祖立碑时,因为多年没见面,甚至许多堂亲、表亲都不认识只听老人们说有这门亲戚。我们当时没有私家车,是高价雇了几辆出租车在车站等候。那时候不懂要鲜花迎接,只有亲人们一见面热情拥抱、热泪盈眶。当时我不大还奇怪呢,他们见面为什么要哭呢,不是应该笑吗?我父亲拄着拐杖非要去车站迎接,见到亲人下车后,我父亲甚至丢掉拐杖说:“见到你们来了,我拐杖不拄都能走路了。”更令我惊讶的是我父亲竟会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他们交谈。这时我才明白我父亲一直在上海生活,反右派时离开上海,1969年火红年代又下放。但上海老话一直深埋心底。

回家路上,家乡人一路为外地游子介绍故乡美景。到家后近亲、远亲都是夹到欢迎。在附近的饭店里,大家相继敬酒,连从来不喝洋河酒的上海亲人也喝了不少。喝惯酱香酒的贵州亲人也对绵柔型的家乡酒赞不绝口。

晚上住宿时,他们要住宾馆,我年迈的父亲生气地说:“都是一家人,住宾馆就见外了。”坚决反对。于是各家纷纷抢几位远方亲人回家住宿。

余下几天里,各家都抢着请客,由于他们假期有限,只请了五天假,于是就改为一天四家请客、吃四次饭。后来还安排不过来就改为两家合请。弄得他们连呼喝醉了,想喝玉米稀饭吃咸菜……

分别时,大家和车站沟通了一番,我们一直送到车旁,(按照规定送客者不给进车站)车启动后,不少人泪盈于眶、挥手告别。真的是故乡草木不忍别,长风代我送亲人。

事后才知道,一位堂弟告诉我,外地亲戚想去他家看看,他不愿意,原因就是没送礼物给他。我责备他说:你想一想,他们都千里迢迢而来,加上我们这里亲戚那么多,他们能来祭祖已经可贵了,你还责怪他们?!

同样,在上海工作的我,受到很多上海亲戚的热情相待。我的衣服、皮鞋、背包都是我表姐、表哥和堂哥轮流买的,每月一次见面他们都送牛奶、咖啡和糕点给我,我想请客,他们根本不给,不仅如此,我表姐的公公婆婆一家、表嫂的父母亲也对我热情有加。我们家在特殊时期下放农村时,外地亲戚解囊相助。后来他们有困难时,我们也是力所能及地帮衬。多年来,我们血脉相连、互相牵挂。连我一向挑剔的妻子都说,你们亲戚关系太好了。

但也不能就说上海人都如此热情。我有两位亲堂姐很排外,不要说瞧不起外地人,就算同样310的身份证,对于郊区人我那两个高贵的堂姐也不愿多看一眼。有一次我路过她们家附近想买一些礼物去拜访一下,哪怕就是说几句话,我打电话给她们,她们说家里没有打扫卫生,不方便接待。我也心知肚明,只好敬而远之。虽说是亲堂姐,我住的地方离她们只有几站远的距离,但认知不同真的可以说咫尺天涯。其实她们两个人收入加起来也没有我一个多,她们两家的孩子一个职高毕业、一个普通二本毕业。我亲姐姐孩子和我的孩子都是博士或者博士后毕业,在上海高校就职。我常对我孩子说:人要有家国情怀,在外地遇到家乡人那就是亲人。出国了,遇到中国人就是亲人。我孩子加了一句:在欧美遇到亚洲人都是亲人。我说不对,日本人可是我们的宿敌,人要做带刺的玫瑰。

所以说,世界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有孔雀和金丝鸟,也有麻雀和乌鸦,就像有阳光灿烂的丽日晴天,也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

0 阅读:0

难酬蹈海和亦英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