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柬埔寨云壤港,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扑面而来。
这个曾经仅有零星渔船停靠的港湾,此刻正迎来历史性时刻
——中柬两国国旗在军港上空迎风招展,红蓝相间的"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铭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距离马六甲海峡仅500海里的战略要地,即将成为守护"海上生命线"的新支点。
站在新落成的650米码头极目远眺,十万吨级泊位的深水港池波光粼粼。
很难想象五年前这里还是只能停靠百吨渔船的简陋渔港。如今的云壤港已建成两个现代化码头,配备可维护中小型军舰的干船坞,发电站和净水设施一应俱全。
柬埔寨海军司令迪班将军曾坦言:"我们的巡逻艇用不上这么先进的设施,但这些设备能帮助友好国家更好维护地区和平。"
细心观察会发现诸多"中国元素":码头设计标准可停泊8万吨级航母,与我国"福建舰"参数完美契合;训练场地布局参考了海南某海军基地的构造。
这些细节印证了外界的猜测——这个中南半岛南端的港口,正在成为我国维护南海稳定、保障能源通道安全的重要支点。
摊开东南亚地图,云壤港的地理优势跃然纸上。
向北辐射中南半岛,向南扼守马六甲海峡东口,向东直面南海西大门。每天有超过400艘巨型油轮穿梭于这条承载全球40%贸易的黄金水道,其中70%驶往中日韩等东亚国家。
2023年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我国原油进口的90%、天然气进口的65%都需经此咽喉要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泰国克拉地峡项目。这个计划投资280亿美元的陆桥工程一旦建成,将开辟绕过马六甲的新航道。云壤港距克拉地峡仅200海里,未来可与泰国军港形成"双保险"。
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所言:"中国人下了一盘大棋,既守住传统航道,又布局新兴通道。"
面对西方国家的无端指责,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揭牌仪式上坚定表态:"云壤港是柬中友谊的丰碑,不是某些人臆想的'军事堡垒'。
"这番掷地有声的回应,让想起两国携手走过的风雨历程。
2019年美国提出"帮助升级"云壤港时,柬埔寨顶着压力选择了中国合作伙伴。
时任副首相的洪玛奈亲自督导中资企业施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如今,港区内特意保留的柬埔寨传统建筑元素,见证着两国相互尊重的合作理念。
正如我国驻柬大使所言:"我们从不把朋友当棋子,要建就建共同发展的平台。"
对比我国首个海外保障点吉布提基地,云壤港开创了全新合作模式。
吉布提基地主要服务亚丁湾护航舰队,采用独立运营方式;而云壤港采用"共建共享"机制,日常为柬海军提供维护保障,必要时为我国军舰开放。
这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灵活模式,既减轻东道国顾虑,又提高设施使用效率。
这种创新模式正在产生示范效应。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港,中巴技术人员正参照云壤港经验改造3号码头;孟加拉国吉大港的管理人员多次前来考察学习。
正如军事专家所言:"云壤港模式的成功,在于找到了大国责任与小国关切的平衡点。"
自2008年首批护航编队奔赴亚丁湾以来,中国海军已累计为72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解救遇险船只120余艘。云壤港的启用,将使护航行动响应时间缩短40%。
更重要的是,这里将成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新枢纽——2024年3月,中柬医疗队已在此开展首次联合海上救援演练。
展望未来,从云壤港出发的护航编队,不仅能更快抵达马六甲海峡,还能辐射印度洋东部海域。
这种布局绝非某些外媒渲染的"军事扩张",而是大国履行国际责任的必然选择。
正如国防部发言人强调的:"中国舰艇所到之处,带去的是安宁而非动荡,是合作而非对抗。"
站在云壤港崭新的观测塔上,落日余晖洒满波光粼粼的泰国湾。
远处,中国海军某护卫舰正在为柬埔寨海军学员演示救生艇操作。
这温馨的一幕,恰是新时代中国军队的最好注脚
——手持利剑是为守护和平,扬帆远航只为共筑安宁。
当越来越多的"云壤港"串联起海上丝路,中国海军正在用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