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名将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处死,他是自取灭亡还是遭人陷害?

风雷想天下 2023-03-16 14:24:48

公元1630年,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通敌”罪判处了最为残忍的“凌迟”之刑,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据说,刽子手在给他行刑时,围观的百姓皆怒目环睁,似乎要用眼睛将这位“汉奸”生吞活剥。有些胆大的百姓在刽子手割下袁崇焕的肉时,就直接抢过来将其塞进嘴里。那么,这位著名的抗清将领真的叛国了吗?他的死真的全都是因为遭奸人陷害吗?

▲大器晚成但胸怀大志

1584年,袁崇焕出生在广东广州,他从小就饱读诗书,但是似乎上天在和他开玩笑,每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次次落第。不过好在他的内心比较坦然,虽然次次失败但是绝不气馁,终于在他35岁时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福建省邵武知县。

与其他文官所不同的是,袁崇焕对于军事特别感兴趣,他经常和别人谈论兵法,而且和那些在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们讨论前线的战况,并能给出自己的分析。长此以往,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做一个文官,而是应该披坚执锐,做一个能打胜仗的武将。

▲贵人相助终圆武将梦想

或许是口口相传的缘故,袁崇焕具有军事才能的消息不知道被谁告诉了御史侯恂,因此侯恂便趁着袁崇焕奉旨觐见朱由校之时,向皇帝推荐袁崇焕到兵部任职。于是,文官袁崇焕从此刻起就成为了一名武将。恰巧此时广宁被金军攻陷,朝廷需要派人镇守山海关,袁崇焕便毛遂自荐,领了此项任务。

到任之后的袁崇焕很快凭着自己的智慧以及勇气被朝廷提拔为了“宁前兵备佥事”,在镇守宁远之时,他与当时的新任大学士高第意见相左,面对高第将收复的失土打算丢弃之时,袁崇焕站了出来,表示宁愿死在宁远,也绝不后退。后来,努尔哈赤率领军队进攻宁远,此时宁远的守备兵力远远不及努尔哈赤的军队人数,而且退居山海关的高第、杨麟等人也并未打算支援。可以说,宁远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袁崇焕也深知形势严峻,所以以血写书,表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虽然袁崇焕抱了必死的信念,但是他也并未丧失斗志,放弃抵抗。他积极指挥宁远将士罗立等人用西洋巨炮攻击后金军队,果然面对强大的火力,后金军队溃不成军。努尔哈赤见此状况觉得大势已去,所以赶忙下令撤军。袁崇焕指挥的宁远保卫战取得了巨大胜利,朝廷将他升为右佥都御史。

天启七年(1627年),在袁崇焕的领导下,大明王朝又取得了宁锦大捷,不过最后在论功行赏时,其他有功人员都得到了应有的赏赐,而袁崇焕因为遭到了魏忠贤一党的弹劾,所以只升了一级官阶。袁崇焕对此感到愤懑不已,于是便辞官归乡了。

▲崇祯重新起用袁崇焕,但最终遭人陷害

1627年,崇祯皇帝即位,在众臣的建议下,袁崇焕又被重新启用,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此时的崇祯和袁崇焕在商议完辽东之事后,已经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了,君臣之间惺惺相惜。袁崇焕在崇祯面前立下了豪言壮语,崇祯也尽自己所能满足袁崇焕的一切要求。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崇祯二年(1629年)就爆发了“己巳之变”。

皇太极率兵进攻龙井关等地,明军不敌,眼看众多城池皆遭失守,袁崇焕率兵支援,在明军将士的奋力抵抗下,皇太极的军队终于被打退了。不过之后袁崇焕的遭遇却是他万万都没想到的,朝中大臣认为他是故意放清兵入关,其中又以魏忠贤的遗党王永光、高捷等人最甚。最后,在1630年,袁崇焕被崇祯判处凌迟之刑,家人流徙三千里。

▲遭此下场,和其性格为人难逃关系

袁崇焕最终落得凌迟处死的下场,这不得不叫人惋惜。细想造成如此结局的原因除了外在的遭人陷害之外,其实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何原因导致了原本和他惺惺相惜的崇祯要对他痛下杀手呢?

第一,他性格自负,欺瞒崇祯皇帝说自己可以五年平辽。袁崇焕的才能出众我们是承认的,但是他的理想过于远大,以至于才能无法比及,臣子对皇帝做出的承诺一般都是要兑现的,何况平辽之事是国家大事,更不能有丝毫马虎。以当时辽东的实际情况来看,五年平辽放在谁的身上都无法完成,可是袁崇焕随口就说自己可以五年平辽,这件事情使其有了欺君之嫌。更何况,崇祯在听到他的豪言壮语之后,让户部、吏部、工部、兵部等部门都全力配合,试想一下,当皇帝拿出自己的所有权限来帮助大臣完成任务的时候,却发现大臣在欺瞒自己,那将会有怎样的下场。

第二,他擅职专权,没有将崇祯放在眼里。在处决毛文龙这一事件上,他犯了大忌,那就是没有向皇帝请示这件事。再怎么说,毛文龙都是朝廷的一品大员,而当时的袁崇焕只是二品官,他能够处决毛文龙也是因为崇祯皇帝给予自己的特权,但是他在判定毛文龙有罪之后,并未向崇祯皇帝汇报,而是自作主张将毛文龙处决了。这不得不说是官场的一大禁忌,即使后来崇祯皇帝并未追究,但是皇帝心里对其有没有意见,我们可以猜想一下。

第三,他谋略欠缺,当时蒙古喀喇沁部遭遇灾荒,请求明军开市卖粮,袁崇焕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认为将粮食卖给蒙古可以拉拢他们。但是他的手下大将祖大寿却认为,后金与蒙古都遭遇了灾荒,万一蒙古将买到的粮食又卖给后金,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袁崇焕在听到这一建议之后,卖与不卖成为了他难以抉择的事情,最终思量再三,还是觉得应该卖粮。其实在他上书崇祯皇帝禀明卖粮一事时,崇祯就曾告诫过他,蒙古和后金之间相互勾搭,不足信,所以不建议卖粮,可是在袁崇焕的再三劝说下,崇祯皇帝只得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最后的结果确实应验他们的猜想,蒙古喀喇沁部在买到粮食之后,果然反手就卖给了后金,使其度过了灾荒。

第四,不知避嫌,使自己有了通敌之嫌。袁崇焕曾在努尔哈赤去世时派人前去吊唁,虽然他的目的是刺探敌情,但是后来皇太极又派人前来和他商谈,这一来一回之间,难免落人口舌。因此也难怪后世人说他有通敌之嫌了。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最后崇祯皇帝在审问袁崇焕的时候说出:“敌军为何能长驱直入,进犯京师,你擅杀毛文龙到底为何?”可见,此时的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早已不在。因此,我们可以说袁崇焕是遭人陷害的,但是正是由于他自身的缺陷才给了奸人可趁之机,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实在令人惋惜。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