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深奥的话题,多少人活了一辈子也没能将这个话题悟透,又有多少人半生都被这个话题弄的伤痕累累?人到中年之后,是时候该懂这些道理了。
奶奶说:“中年人不光是年龄层面上的,更应该是心里层面的”。很多人虽然年龄以到中年,但是他的心理年龄依旧停留在青年。这就好比我们村里的“阿华”,一个36岁的人了每天晚上还总喜欢往网吧跑,这就是“没长大”的表现。
我问奶奶:“究竟中年该是多少岁呢?”,奶奶笑着说:“很多人都认为中年应该是40岁到60岁的样子,其实我觉得现在的“新中年人”应该是30岁就开始喽”。那些已经上有老、下有小的人除了年纪没有达到“中年”的标准,他们的心理年纪难道不是“中年”了吗?
我恍然大悟!这也可能就是我为什么感觉最近几年自己突然变了很多,这是生活、家庭、育儿、情感等多个方面把我改变的,原来我已经像真正的中年人那样肩上主动承担了责任!
我又问奶奶:“您说现在不能以年龄断来区分中年人,那么中年人究竟该怎么定义呢或者说一个中年人本该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奶奶总结了一下,感觉还是比较到位的:前三个词是“达到中年人标准”,后五个词是“中年人该有的品质”。
扛起责任、承受压力、勤于学习、得失随缘、沉淀心情、从容不迫、懂得感恩、积淀朋友!
谈起“积淀朋友”这个词,我不是很理解。奶奶问我:“你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对于这个问题我挺惭愧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想说有很多,其实我骗不了自己,我一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接着奶奶继续说:“成年人的世界复杂着哩”!
人到中年后,才会发现很多同性朋友不能走的太近,因为每个人都已经习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了,这些人和你一样已经看淡了很多事、看清了很多事,而且不得不承认有些人还是会更看重外在的金钱。我们无法看透别人,所以就无法做到“投其所好”,这样就容易说错话、做错事从而得罪别人。一旦两个人之间产生了隔阂,那么关系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是的,中年人在对待交友的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的规则了:两个人能真正成为朋友是个很漫长的过程,然而“断绝朋友”关系却是在不言不语,很快就自然不交往了!
所以人到中年后为了不损失这么多年和同性朋友积累下的不易感情,能不走得太近就别走近了。同性朋友的感情是用来回忆的,没事的时候多想想你们的以前,这也是一种快乐。
“人到中年在和异性朋友交往时,更应该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真的会发生大家不可控的事情来”。奶奶这样说。我疑惑的问奶奶:“都是中年人了,什么都懂了,怎么还会发生不可控的事呢”。
奶奶淡淡地说:“就是因为大家都是中年人,什么都懂,同时人到中年后更容易回忆起自己的过去,变得多愁善感。而且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烦心事,这些烦心事在遇到异性朋友后,更容易被吐露出,而且还会自然希望异性朋友能分忧解难,这就容易出事。
“为什么很多婚姻危机都发生在中年”?所以说人到中年之后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和异性朋友走的太近,不然真的会日久生情的。
熟悉的街头,不一样的场景,我这30来岁的“新中年人”也时常不免回忆起过去的一段段美好回忆,真可谓:
中年怀抱向谁开 万里乾坤付酒杯 芳草萋萋江水阔 白云深处鹧鸪哀
您觉得中年人和异性交往发生事情的概率究竟大不大,欢迎您的畅所欲言!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