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熟知的历史当中,二战期间,日本为了追求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政策,对其他国家发起了一系列的侵略行动,比如说对我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侵略。
然而日本的野心并没有达成,而是在1945年的8月15日宣布了无条件投降,结束了第2次世界大战。

日本在诸多侵略战争当中的落败确实是事实,不过有很多观点认为当时日本之所以会无条件投降是因为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
可实际上日本的专家声称,投降并非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苏联所发布的这个公告。

20世纪30年代末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德国,日本,意大利这三个轴心国和众多的仆从国为一方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进行了全球规模的战争。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到战争的漩涡当中。

欧洲战场方面自然是以德国和意大利等国作为中心。
由于世界经济大危机激化了这些国家的矛盾,随后便揭开了第2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而在1937年后日本方面则是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也成为了第2次世界大战在整个亚洲彻底爆发的标志。

彼时的日本已经在多方面表现出来了强大的实力,像是人口方面,当时的日本已经拥有了8,000万左右的人口,这也为日本提供了庞大的兵员基础。
至于武器战备方面,日本由于军事工业的投资巨大,军工产业的发展及其迅速。
在二战之前,日本已经具备了能够制造飞机,坦克,航母等多种现代化武器的实力。

在这样的条件加持之下,日本自然是有足够的底气去满足长期所拥有的对外扩张企图。
本身日本的地域面积就比较的狭小,资源更是相当的匮乏。
虽然说当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部分产业和市场层面仍然高度依赖着外部的资源。

为了能够更好地去满足日本国内经济迅速的膨胀以及军工产业的迅猛发展,日本则是必须要通过侵略战争来获取所需要的原料市场以及殖民地。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推进日本的经济发展,让其国力达到一个鼎盛的阶段。
更何况日本国内本身也存在着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潮和军国主义政策。

在如此条件之下,这样的思潮也是发挥追到了极致,便想要通过战争的手段来提升国家的荣誉和地位。
因此日本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对于我国进行了侵略,同时日本还针对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起了侵略战争。
然而日本的野心就没有达成,在我国人民的顽强斗争之下,日本全面的败退,侵华战争宣告失败。

虽然说日本对于东南亚方面的扩张显然已经初见成效,可是这番举动也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满,比如说美国。
因此美国开始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对于当时在战争层面处于优势地位的日本,自然是无法忍受这一点。
于是日本便在1941年给美军的珍珠港实施了突袭,可日本人想象不到的是,这直接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直接宣战。

有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日本之所以当时会投降,绝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原子弹的威慑和实际的使用。
其实在日本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之前,早已经制定好了两个策略方向,即“北上”和“南下”。
北上则是直接向北攻击苏联二战初期日本确实和苏联在诺门坎地区直接的交锋。

然而面对着强大的苏联,在完全不明确的地理环境之下进行战斗的日本自然也是吃了大亏,随后便放弃了所谓的北上计划,专注于“南下”。
随后日本开始针对于我国以及诸多的东南亚国家发起侵略,更诱发了偷袭珍珠港的事件。
对于此举美国自然也是十分的不满,在多方考量之下,美国则是在日本的广岛第一次投放了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

此次爆炸对于日本广岛几乎是摧毁性的打击,要知道当时的广岛有34.3万人,至于广岛市的东部还有很多的日本陆军海运基地和后勤工厂,在这次爆炸之后,海运基地和后勤工厂仓库几乎被尽数摧毁。
且此次爆炸还造成了7万人的丧生和5万多人的负伤以及失踪。
而美国并没有就此罢手,随后则是在日本的长崎投下了第2颗名为“胖子”的原子弹。

由于受到了大气云层的影响,导致当时原子弹的投放地被限制在了一个山谷之中,因此其威力受到了影响。
爆炸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以及对于市内建筑的毁坏并没有当时广岛原子弹爆炸那样的可怕。
不过这对于日本也形成了极大的威慑力。在看到多方面的战线均以溃败,国内又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随后日本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投降的意愿,因此在1945年8月15日当天,裕仁天皇便发表了《终战诏书》,向全日本广播实行了无条件的投降。
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绝大多数西方学者则是会将日本的投降总结为原子弹的威慑,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有一位日本专家则是声称,其实日本当时的投降并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苏联的公告。

要知道在第1颗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方面确实有所惊惧,但是日本并未因此而掣肘,也并未停止相应的军事行动。
彼时的日本虽然在多方面的战线之上已经溃败,但是陆军层面还保有着一定的战力,完全有继续维系战争的能力。
即便是第2次原子弹爆炸之后,给日本本土带来的冲击和短期的伤亡也不存在着太大的威慑力。

因此日本方面自然也是有负隅顽抗的观念存在,如果不考虑后续的辐射影响,相比起大规模的空袭,实际上原子弹爆炸给日本本土所带来的伤害还是略有不及的。
然而最终这一切却因为苏联方面的决定而彻底的终止。
本身日本在前期和苏联方面已经进行过相应的武装对峙了,只不过日本并没有获得对应的好处,只得草草结束了该场战役。

对于苏联方面而言,他们也希望和日本保持相应的外交关系,毕竟当时的苏联还是应当专注于欧洲战场,所以并没有对日本直接发起宣战。
然而在德国和意大利等轴心国投降之后,日本自然也是属于强弩之末了,此时苏联的选择固然非常的重要。
只不过由于《苏日中立条约》尚且还处于有效期内,苏联自然也是不可能率先去打破这一条约。

对于日本方面而言,在两颗原子弹投放之后,日本方面虽然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但仍然还有维持战争的能力。
日本自然是希望苏联和其保持着对应的外交关系,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苏联的参战,而且还有希望可以让苏联从中调停,让日本能够有条件的去结束战争,体面的投降。
在看到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所发表的《波茨坦公告》之上没有苏联的签字之后,日本更是坚定了这样的决心。

不过在看到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苏联的态度则是立即发生了转变。
两颗原子弹是由美国方面所制造的,也是由美国方面所投放的,如果此时苏联所作出的决定并非是针对日本,而是在其中进行相应的斡旋,那么美国自然会独享战争胜利的战果。
接着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则是会遭受到损失,彼时的苏联也非常明确,必须要在日本投降之前参战,以此来遏制美国独享战争胜利果实,在国际层面取得更大话语权的意图。

尽管日本方面在此之后曾与苏联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会谈但依然没有改变苏联的决定。
在1945年8月8日,苏联方面宣读了苏联对日的宣战声明。
并且苏联的军队从我国东北地区向日本关东军发起了迅速的总攻。

在此次战役之中,苏联方面的军队击杀俘虏了日军共计68万人,这也对日本方面造成了强而有力的打击。
欧洲战场的战役已经宣告结束,如果日本再继续坚持下去,那么将会遭受到的则是整个世界的抗争。
对此日本无法招架,也根本不想招架,于是方才宣告了无条件投降。

众多的西方学者将日本二战期间无条件的投降归纳为美国原子弹所带来的威慑,不过日本的专家并不这样认为。
他们声称日本的投降并不是完全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所发布的宣战公告,其实深思之下这一观点也是颇有道理。
毕竟在当时的处境之下,日本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美国后续很可能再次发射的原子弹,还有着强大的苏联以及整个世界反对战争而顽强斗争的人民群众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1.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的一个公告
2022-08-27 23:37·足智多谋的史论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36580007916306974/?channel=&source=search_tab
2.日本专家:投降并非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苏联发布的这个公告2024-09-25 18:41·若愚史话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18523975627702834/?channel=&source=search_tab
3.日本专家:投降并非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苏联发布的这个公告---2024-10-06 08:17:25来源:大海的诺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Q7CLF705566G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