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有座庙却没有香火,庙里塑像没人参拜,有个闸在人心中

鲨娱宝宝 2022-02-24 14:50:50

清乾隆皇帝曾下旨在嵊县、上虞、会嵇三县交界的青龙和白虎两山之间,造了一座彭公庙,外面挂着“民众父母”的横额,里面塑着一尊头戴红缨帽,身穿马蹄袄,胸前挂朝珠的塑像,称做“彭公菩萨”。可是几百年来,庙里没有香火,庙外杂草丛生。为啥呢?这还得先从建造丰安闸的事儿讲起。

会嵇廿四都八郑、范洋(现属嵊县)一带,原乃肥沃之地,但因地势太低,常遭水灾,故有“九湖患田”之称。老百姓为了生存下去,曾多次请求官府兴修水利,可是会嵇的知县彭元玮却只管搜刮民财,不顾百姓死活。

有次大水冲过后,八郑有几个人凑在一起,一面摇头叹气,一面暗暗商议。有个叫郑丰安地说:“我看只有上京告皇状,倘蒙皇上开恩,这一带或许有救。”有个老汉却连连摇头说:“上京告状,非同小可,如果获准,当然是好;若弄不好,反而遭殃呢!”

郑丰安是个硬汉子,拍拍胸脯,又说:让我去吧,只要能办成这作好事,我就是死了,也含笑九泉。”

穷兄弟们很感动,有的送来草鞋,有的送来干粮,有的送来盘缠。这天夜里,一轮明月刚从东方升起,郑丰安一头挑着蟹壳麦饼,一头挑着草鞋、養衣,启程前往京都。他起早摸黑,晓行夜宿,走了个把月,干粮吃尽了,只得沿途求乞;草鞋穿光了,只好赤脚赶路。这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足足走了两个多月,好不容易才到了京都。

这天,时已黄昏,郑丰安身无分文,只好身盖蓑衣,睡在一家板店门口的屋檐下。次日一早,一个五十多岁的饭店倌开出门来,见有人睡在门外,便把他叫醒,询问情由,郑丰安便以实情相告。饭店倌听了很是同情,便说:“皇帝进出,必经此街,你只要在此耐心等侯,总有一天能碰上。”接着把告状的方法一一指点给他听,接着又从怀里掏出一点碎银,叫郑丰安去备好香烛。从此,郑丰安就一面在附近乞讨,一面耐心等候。

几天后,郑丰安忽闻鸣锣开道之声,抬头一看,见一排排御林军在前开路,后面文武百官簇拥着銮驾而来。他连忙头顶香盘,伏跪路中,高呼“万岁”。护卫官见有人拦路告御状,当即禀告皇上,并将郑丰安带往户部查问。当天夜里,郑丰安就不慌不忙地把家乡灾情一一禀告,并转求皇上体察民情,赦免钱粮、劳役,拔银造闸治水。那官员听后说:“你且回去吧,日后皇上会派人前去查勘,待查明后再行定夺。你若谎言欺君,就要办杀头之罪。”

郑丰安回到饭店里,饭店倌也为他高兴,又资助了一些盘缠,送郑丰安回乡。

郑丰安还未到家,钦差要来勘察灾情的详文已到会嵇。彭知县大吃一惊,心里暗想:刁民越级告状,这还了得?如若告准,定遭皇上斥责;减了钱粮,自已油水也就没得捞了。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急,就处心积虑,暗暗准备对策。

钦差大人到了会嵇,彭知县就盛筵招待,厚馈金银。今日陪游东湖,明日畅饮禹陵,钦差不胜欢喜,也不去实地查勘民情,只听彭知县一面之词,就回京向皇上禀奏,说彭知县治民有方,灾情之事纯属刁民谎告。皇帝听了大怒,当即一道圣旨,命彭县立斩郑丰安。彭知县接旨后,满心欢喜,得意洋洋。

再说郑丰安回家后,日夜盼望圣旨到来,不料盼到的却是县里捕快连夜捉拿的消息。幸亏发觉还早,郑丰安在穷兄弟帮助下,逃出了虎口,才免遭喜手。

郑丰安知道这定是彭知县耍刁、钦差受贿之故,他又与亲友商量,决心豁出性命,再度上京告状。

郑丰安再次到了京都,又在原来地方守侯。

一天,皇帝銮驾又鸣锣开道而来,郑丰安急忙跪地相拦。那个护卫官见又是他,便不由分说地给他戴上木枷镣铐,关进了监牢。

郑丰安身陷图图,但心里记挂乡亲。恰巧有个牢头禁子是同乡,同他身犯何罪?郑丰安忙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那牢头听了,万分同情。他有个亲戚在户部做官,经他再三硫通,皇上总算答应暂释郑丰安,并再派人去会嵇重勘灾情。若再有半句不实之词,立即问斩。

郑丰安怀着满腔希望,赶回家乡。走到葡萄岭顶,往下一看,满贩稻田,一片金黄,这真是百年未有的奇事。因此,他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今年得了个少见的大丰收,乡亲们可以多收三、五斗了;担心的是,钦差一见此景,岂不是要说我谎报灾情!个人杀头倒是小事,只是这一带乡亲难有拾头之日了。

当天夜里,万籁俱寂,天气闷热。郑丰安和乡亲们无法可想,焦急万分。正在走投无路之际,忽听得霹雳一声,菱时风起云涌,雷声隆隆,接着下起瓢泼大雨,一夜未停。天亮一望,又成一片汪洋。

次日午时,彭知县陪同饮差,前来察勘。官船撑进范洋江口,到了八郑,钦差叫船夫把撑杆敲碎,插入土中,捻出一看,果然泥沙中夹着稻头和陈年烂稻草,证实这一带的确是经常闹水灾的。回到县衙,彭知县备好厚礼,又欲行贿。谁知,这个软差不受贿赂,马上召来郑丰安,当场宣布三条:一、郑丰安无罪;二、拔出库银五干两,建造一个水闸;三、这一带钱粮每亩按二折收交,免去所有劳役。彭知县表面上只好应诺,肚里却起了谋杀郑丰安之念。送走软差后,彭知县立即偷偷地把郑丰安关了起来,同时,又把他儿子叫到县里。彭知县对他儿子说:“你父亲因长途跋涉,劳累成疾,昨夜得了急病,正在医治,只要你签个名字,医药钱全由县里支付。”郑丰安的儿子年轻幼稚,救父心切,当场就在他们预先写好的文据上签了字。接着他们又推说郑丰安毛病严重,需要静养,不让郑家父子见面。

隔了二天,县里派人去通知郑丰安的家里,说郑丰安医治无效,已经病死。合家人得此噩耗,嚎啕大哭,悲恸万分。当时,八郑、范洋一带,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户户起哭声,个个留泪痕。郑丰安死得如此突然,大家都怀疑是被彭知县所害,拾回尸体后,乡亲们作了仔细检查,但没有发现一点血迹和伤痕,因此没法上告,只得忍住怨气。那么郑丰安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原来,当天夜里,彭知县指使心腹,把他骗入暗室,批在床上,用布条搏住四肢,然后,再用湿草纸一层一层地糊在他的脸上,就这样活活地把他闷死了。

不久,县衙里有人透露了钦差宣布的三条消息,当地群众义愤填膺,痛恨万分。正巧,彭知县有事路过这里,当地群众一呼百应,有的拿锄头,有的背铁铲,一下子聚集了五、六千人,把彭知县团团围住,要求按钦差的三条下谕办事,否则决不罢休。彭知县知道众怒难犯,只得一一答应,就是死不承认郑丰安是他所害。

彭知县回衙之后,知道再不按三条办事,难平民愤,又担心再碰上像郑丰安那样的硬汉子上京告状,就要丢掉前程,只得拨银造闸。当地群众为了纪念郑丰安的功绩,就将此闸定名为“丰安闸”。

作恶多端的彭知县受此惊吓后,得了不治之症,不到一年工夫就“翘了辫子”。但由于他在京里有靠山,经谎奏后,稀里糊涂的乾隆就下了一道圣旨,给他造起了这个彭公庙。可当地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怎么会去祭祀他呢?相反,人们都在暗暗祭祀郑丰安。他那为民请愿的高大形象,就像丰安闸一样,永远活在人们的心坎上,受到大家的尊敬。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 2022-02-24 21:30

    算了,我姓王,我爸爸姓王,我爷爷也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