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的电池续航问题成为其普及的主要障碍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其电池续航问题成为了普及的主要障碍。根据The Verge的报道,智能眼镜的电池寿命是影响其能否成为主流设备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作者Victoria Song指出,除了外观设计外,电池续航能力将决定智能眼镜是否能成为日常使用的智能伴侣。
智能眼镜在极端温度下表现不佳
智能眼镜的电池在寒冷环境中表现尤为脆弱。文章提到,在冬季户外活动中,智能眼镜的电池容易因低温而迅速耗尽。与手机和智能手表不同,智能眼镜的电池通常位于镜腿中,暴露在外,更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即使充满电的智能眼镜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电量耗尽,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智能功能对电池消耗巨大
智能眼镜的高级功能,如实时AI助手,虽然为用户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极大地缩短了电池续航时间。例如,Meta推出的Ray-Ban智能眼镜在开启Live AI功能后,电池续航时间会减少到仅30分钟。这对于依赖这些功能的视障人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电池不可更换带来长期使用难题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智能眼镜的电池是不可更换的,这意味着一旦电池性能下降,用户只能选择更换整个设备或充电盒。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成本,也带来了环保问题。Meta官方支持页面明确表示,Ray-Ban智能眼镜的电池无法更换,保修期内电池故障可以免费更换,但随着时间推移,电池性能不可避免地会下降,用户最终仍需购买新设备。
未来改进方向
为了使智能眼镜真正普及,制造商必须解决电池续航问题。相较于其他技术难题,如AR显示,实现全天候电池续航更为重要。毕竟,用户普遍不喜欢频繁充电。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智能眼镜才有可能像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
(来源:The Verge,2025年2月7日)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verge.com/news/608248/smart-glasses-battery-wear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