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凭啥是清代瓷器稳稳的“一哥”?

司马朗谈文化 2023-02-09 12:22:07

啥是珐琅,抛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您看看下面这张图

哈哈没错,搪瓷钵!珐琅彩它就是搪瓷!这些充斥着我们小时候记忆的盆盆罐罐,泛义上讲和珐琅彩瓷的工艺大概是一个路数,但严格来说,他们又有着云泥之别。不然谁家的猪油钵能卖上238000000港币呢?别数啦,这是2.38亿[钱]。2018年,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在香港最终以2.38亿港币成交,创清三代瓷碗拍卖记录!

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

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

我们想了解珐琅彩瓷,就必须得谈到一个人,谁呐?爱新觉罗·玄烨,大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公元1662年登基,年号康熙。康熙晚年,授意内务府造办处,将西方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成功创烧珐琅彩瓷器,即“瓷胎画珐琅”。而这项目部的负责人呢,就是当时的工部侍郎臧应选。

臧应选

珐琅彩的金贵其原因有三:

一、珐琅彩瓷从诞生之时,就昭示着皇权的霸道与蛮横。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当年大名鼎鼎的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上书雍正皇帝:“更垦圣慈,如有新制珐琅物件,赏赐一、二以满足臣之贪念”,“我滴圣君明主啊,你兜里还有没有新烧的珐琅瓷了,臣斗胆跟您要个一两件把玩把玩”。这一个“贪念”摆明了有僭越之嫌,更体现出珐琅彩乃是皇家之独享。

雍正款黄地珐琅彩诗文梅花纹碗

二、康熙帝为珐琅彩就差撸起胳膊和泥儿了。康熙对珐琅彩极其重视,竟在紫禁城里开了小型的窑口,专烧珐琅彩瓷。景德镇御窑厂烧好的素胎运送至北京后,全被拉进了皇宫的瓷窑烧制,且烧制全过程,皇帝都要高度参与,这么高规格的待遇,珐琅彩瓷绝对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独一份。有大清一哥在旁督造,来自景德镇的优秀工匠们在紫禁城里可真的是“干就完了”。

三、珐琅彩的工艺繁复,原材料昂贵。烧制珐琅彩,需要一百多道工序,清三代后因国力衰弱,皇帝兜里也不宽裕,基本就停烧了。人力的耗费不讲,单是这进口琳琅满目的釉料,也是耗费巨大。

雍正款黄地珐琅彩云龙纹碗

珐琅彩瓷,跨越地域、洋为中用,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耗费无数工匠画师之心血,实为当之无愧的清瓷“一哥”。

0 阅读:37

司马朗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