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 2023 年香港男星欧阳震华在社交账号上提的问题吗?为啥日本在中国办的学校,只收本国学生?好多网友都说,这些学校不光只招日本学生,连保安都是日本人,根本不让中国人靠近。这事儿一下就引发了热议,大家还挖出一段惊人往事:20 世纪初的 40 多年里,至少 5000 名日本间谍活跃在中国,他们是侵华日军的帮凶,而公开身份竟是书院学生。
甲午战争后,日本一些右翼团体和政治势力,妄图统一东亚中日韩儒家文化圈,抵制西方对东亚的侵略。其中,“东亚同文会” 是主要代表,成员有东方小太郎、根津一、近卫笃麿这些老牌右翼分子。而中国在甲午战败后,洋务运动破产。为寻富国强兵之路,两江总督刘坤一 1899 年三次会见 “东亚同文会” 代表,希望聘请日籍教师和专家,双方一拍即合。
1901 年 5 月,东亚同文书院从南京迁到上海,举办了盛大开院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清廷大员派代表出席,盛宣怀等知名人物也来了。当时大家以为书院会和中国友好,助力中国发展。
但事实是,日本政府从一开始就把书院定位为搜集中国情报、培养亲日势力的间谍机构。1900 - 1945 年,书院获日本政府直接资助超 600 万日元。20 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书院只收日本学生。
日本培养间谍很用心。军方和外务省在国内挑选有才干的青年送进书院。这些学生在校不仅学中国政治、历史、经济等传统文化,还接受间谍专业培训,像伪装、拆卸枪支、收发情报等。而且,每届学生毕业前有 3 到 6 个月的 “大旅行活动”。
“大旅行活动” 就是学生按学院指定路线,乘车或徒步深入中国内地考察,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物产、交通地理等,最后要写详细调查报告。1905 年日俄战争期间,外务省委托书院,派林出贤次郎等 5 人从北京到新疆考察,行程 4500 公里,耗时 9 个多月,最远到伊犁。他们回北京后提交了详实报告,日本政府据此从 1907 年起资助学院组织旅行考察。此后,考察变成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情报,间谍性质彻底暴露。
可悲的是,书院打着 “中日友好” 旗号,40 年的间谍活动没受中方阻碍,还得到不少支持。“大旅行活动” 从成立到日本战败,超 3000 人参与,路线 700 多条,涉及除西藏外的中国各地,还有东南亚和西伯利亚。
通过这些活动,书院收集了全面详细的中国资料,给日军侵华提供了极大便利。1942 年日军发动浙赣战役,计划就依据书院学生的调查报告。日军军用地图比中国军人的更精确,也是参考了书院测绘成果。日本军方掠夺中国矿产、农业、粮食等资源的计划,同样依据书院报告。
书院还培养了大量熟知中国风土人情的翻译间谍。近 2000 名毕业生留在中国,为日军侵华机关或伪政权服务,有的当随军翻译、后勤人员,甚至直接参战。
再看现在,日本在中国开设只招本国学生的学校,和当年东亚同文书院的情况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得警惕,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在那段历史里,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苦难,无数家庭破碎。我们绝不能忘记被侵略的惨痛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