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关税战火正酣,却突现转机:美国海关发布豁免清单,特朗普特使公开喊话谈判,商务部则以七字回应,背后究竟隐藏何种玄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关税战,直接让美国付出惨重代价,所造成后果,越来越脱离特朗普掌握。眼见,关税战难以为继,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10日,特朗普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但嘴硬特朗普则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意味着中国并不在关税暂停行列中。
针对特朗普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加征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到125%。特朗普摆出强硬姿态,将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到145%。可是,特朗普政府公布部分输美商品的关税豁免。据媒体报道,这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失败表现,也是向中方释放谈判信号。
此前,美国总统特使理查德·格雷内尔称,特朗普认为与中国进行谈判,从而找到摆脱贸易对峙局面的出路至关重要,这也是美国官员最新表态,而美国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既然美国想打贸易战,我们就奉陪。同时,美国想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直到最终胜利。
12日,美国海关发布所谓“豁免清单”,即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对对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智能手机、显示模组等20类高科技产品豁免征收所谓“对等关税”。《日本经济新闻》网站刊文《中美“对等关税”排除智能手机和半导体设备 美国在科技现实前终于妥协》称,特朗普将智能手机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产品,排除在“对等关税”范围外,实则是黔驴技穷的表现。

按照特朗普所谓“豁免清单”,关税豁免商品约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23%,被媒体解读为简直就是为中方输美产品“量身打造”。格雷内尔表态,特朗普将跟中国进行谈判,但也没有放弃对特朗普恭维,称特朗普是“谈判大师,但要谈判就必须对话。
特朗普寄望通过关税迫使中国妥协,但现实情况直接打脸特朗普,没想到中方如此头铁,压根就不买特朗普账。反观美国,关税战未能显著缩小对华贸易逆差,反而让美国经济付出高昂代价,而豁免清单出现,某种程度上反映美国在权衡利弊后,不得不调整策略。
从特朗普行事风格看,以往都是以“强硬著称”,无论是对欧洲盟友挥舞关税大棒,都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姿态。此次,美国主动释放谈判信号,实属罕见。特朗普态度转变,很可能是美国内部压力,而特朗普反对者强调,长期贸易战将削弱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再加上欧盟和日本对美国关税战强烈不满,多方掣肘的情况,特朗普不得不做出调整。
对于美国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做法,中方商务部做出回应,简洁而坚定,以“解铃还须系铃人”七字送给美国,并直指问题的核心:贸易争端由美国挑起,症结亦在美国。很显然,中方态度很明确,就是在美国未表现出实质性诚意下,同美国进行谈判。
美国主动打关税战,就应该由美国来消除。打,我们奉陪到底,谈,必须以平等,尊重为前提。如果美国想要谈判,还拿不出诚意,而是采取勒索,敲诈,这种极限施压,就想要把我们逼上谈判桌,根本就不可能。总之,美国想要谈判,就要表现出实质性的诚意,否则就继续打,我们也不怕。

就在14日,特朗普关税政策又变了,并未宣布任何关税“豁免”,这种只是“暂时性的”,都表现出特朗普政策乱上加乱,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商务部七字回应,已将球踢回美方,接下来,就看特朗普如何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