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说到“啃老族”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就是用来讽刺那些不结婚、不工作,每天睡到自然醒,衣食住行都靠父母的健全青壮年。
图片来自《都挺好》
这种“明目张胆”的啃老,让大家耻笑、鄙视、看不起,只能说他们“技术含量”真是太低了。
现在又出现了“新型啃老”方式,用“隐蔽”两个字来形容再贴合不过,他们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夸赞,就连自己的父母还觉得孩子是孝顺懂事儿。
新型“啃老”悄然蔓延,很多父母仍未察觉,反倒认为子女很孝顺一:“陪伴式”啃老
继“全职太太”之后,现在网络上又流行起了一个新工种叫“全职亲人”。
很多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面临失业,但这位00后特别幸运,不费任何功夫就找到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这样的“新型啃老”模式,很奇怪的是,大家都特别赞同、羡慕。
毕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任何感情都需要陪伴,而子女对父母亲人的陪伴,更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情。
图片来自网络
更重要的是,父母也认同这样的做法。同事隔壁邻居家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不怎么去,而大儿子经常去给老人做饭,这种用心的陪伴让老人心甘情愿每个月给大儿子3000块钱。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也有少数人不同意这样的做法,但主要原因是担心与社会脱节。
用网友的话说“如果有资本,谁爱上班,谁上去”。
所以,这样的“老”还真不是谁想“啃”就能“啃”的上,大多数人也只是羡慕一下罢了。
二:“同甘共苦式”啃老
姐姐的大姑姐两个人靠在工地干小工,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完了大学。
孩子很争气,考了一个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工作也还不错,还找了一个北京媳妇,安了家。
结婚时的彩礼加上这些年上学的费用,已经把家底儿掏空了。
得知孩子要买房子,两口子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凑了个30万,想着不让儿子为难,能帮点儿是点儿。
50多岁的人了,每天早起晚归,馒头就咸菜,但在他们脸上看到的永远是灿烂的笑容。
图片来自网络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孩子结完婚,工作也稳定了,自己的心事就完成一大半儿了,有能力就帮孩子多贴补点儿,生活更有奔头儿,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只要孩子过得幸福,懂事,有上进心,在父母眼里,这种“啃老”反而是甜蜜的。
当然,不得不承认,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的情况,即便自己不再年轻,也还是要和孩子们一起打拼,一起同甘共苦。
三:“安慰式”啃老型
浩源妈妈觉得自己有点儿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星期天去超市,发现旁边开了一家新店,不过是在三楼,名曰“自习室”。
而且时不时的会有几个拿着资料上去的孩子,看上去像是大学生。
回家给表妹打电话问她“自习室是干啥的”?
表妹噗嗤笑了起来“姐,自习室当然是学习的了,尤其是一些准备考研的大学生,那里环境好,氛围好,在家里学容易偷懒……”
图片来自网络
“原来这样啊,那不错呀,免费的吗?”
“怎么可能,一个月要四五百的样子。”
表妹说,现在这样的自习室已经很普遍了。
不过有同学是真的想考研,而有的同学是假装要考研。
他们给家长的感觉就是很上进、很努力、很懂事,每天苦学,然后不停地考公、考研。
每天心安理得的花着父母的钱,却一年又一年的考不中。
事实上,很多孩子只是变相的逃避工作。
而这种“安慰式”的啃老形式,却让家长觉得孩子有出息,有理想,反而要安慰孩子不要着急,或许是方法不对,慢慢来。
作为父母无论再难,也会倾尽所有支持孩子。但作为儿女,尤其是成年之后,还是要多体谅一下父母的不易。
如果两年三年还是考不中,不如边工作边学习,这样虽然累些,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结语:
“新型啃老”之所以可以得到大家的理解,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感同身受。
不是孩子们不够努力,不够拼,而是这个大环境之下,孩子们想要找到一个好工作确实有点难。
如果家庭条件足够优渥,父母当然想护孩子一生周全。
就算家庭条件一般,父母也愿意与孩子共同努力,支持孩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