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博主发出了一段“1991年拿5毛钱就能买到冰棍儿”的视频,引起很多年轻人对那个时代的向往,纷纷表示“好想回到过去”!
看着水润清凉无比诱人的冰棍儿,很多年轻人表示“那时虽然穷,但是很开心”,认为“那才是最幸福的童年”。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在真正经历过90年代农村生活的人眼里,那个年代真的比现在好吗?
他们又真的愿意回到那个年代吗?看看他们怎么说。
94年,比起91年出生的孩子已经在相对宽裕的环境中了,但依旧经历了吃咸菜、冻烂手脚的生活:
真正受过苦的孩子,对那个年代的印象并没有甜,表示再也不想回去:
那时候冬天冷,被窝里放的是玻璃输液瓶,烫伤时有发生
有人表示:那时候虽然穷,但是没有现在这么多压力,点赞量高达288个,很多人认同他的说法。
然而事实上,这些真正经历过且头脑清醒者的人说出的才是真相:
那个年代有一段时间是下岗潮,
即使生活没那么艰苦的城市小孩也明白父母其实有他们的压力:
那时候作为孩子确实没负担,
但作为家长父母的压力并不小:
那时候教育并不免费,
当读书需要钱时,
看到父母为难的样子作为孩子何尝没有心理压力呢:
生活的困顿会让人感觉处处都是压力:
寒冷的天,泥泞的路,冰冷笨重的布棉鞋,落后的交通工具
有人说:“那时候父母还年轻,阿婆还健在,宁愿放弃一切回到过去。”
然而,父母甚至祖父母愿意回到那个年代吗?看看能够共情父母的孩子们怎么说:
有些事总要经历,有些痛苦经历一次就够了:
在穷苦困顿面前年轻真的不值一提,外婆表示并不希望用年轻去换贫穷:
父母最辛苦的时候,回到过去让他们再一次经历困顿与辛苦并行的生活?答案是并不需要:
昏暗的灯光,破旧的房屋,干不完的农活,虫蛇鼠蚁跳蚤是常客
还有人想回到过去,因为他觉得“那个年代有人情味儿,亲戚邻居之间真诚又热情”:
说这种话的应该是那个年代的农村男孩,母凭子贵,生了男孩的儿媳在婆婆面前是有话语权的,男孩在村子里也是天然受重视的。
而在90年代的女孩以及女孩的父母眼里,村子里的“人情味儿”却甚少能惠及自己。
贫穷中有限的资源一定不会倾向女孩子,有限的爱也是:
那时候农村吵架打架非常常见,
贫穷不仅会让人因为一丁点利益而争吵,
还会让弱者受到更多欺负:
尿盆/桶,是那时候农村的必备品
有人或许没真的受过穷挨过饿,居然认为那时候“穷的开心,饿的幸福”:
事实上,穷怎么可能会让人开心,饿又怎么可能让人体会到幸福?那时快乐不过是不知疾苦为何物的人的臆想罢了!
真正体会过穷和饿的人,绝不会认为以前比现在“更幸福”:
90年代农民贫苦中还要交公粮和农业税,每年收了粮食都要把晒得最干最好的那些粮食上交,收两车麦子要交将近一半出去:
不少农村孩子都有在学校尿裤子的经历,不是没自尊,而是布条代替的腰带很容易打成死结,低年级的娃很难解开:
那时候农村人小病小灾全靠土方子,心疼麻雀,贫困会让善良无处安放:
侧开口的裤子,布条做成的腰带,很多小孩解不开只能尿裤子
不得不说,在真正经历过90年代农村生活的人眼里,那时候的冰棍可能只是所有困顿生活中唯一的甜,所以才印象尤为深刻,可是这一丝的甜并不能抹平所有的艰辛和苦涩。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现在的生活比起30年前真的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生活物资丰富,人们思想进步开放,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家的强大。
从90年代农村走出来的人,那时候真的不敢想有一天自己也能住楼房开轿车:
只有从苦难里走出来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
这些底层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归根结底是得益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结语时代在进步,90年代无论苦也好笑也罢,都已成为过去式,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给自己的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将来回味起童年也是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