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采挖季的生态警示:非法收购背后的法律代价**
随着虫草采挖季来临,非法交易对生态的威胁再度凸显。近日,甘肃祁连山林区法院审理一起案件:男子马某某甲因非法收购5632根冬虫夏草,被以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罚金6000元,涉案虫草全部没收。
2024年6月,马某某甲伙同4名妇女在青海、甘肃祁连山区域采挖、收购虫草,其中其妻子等人盗挖82根,他本人非法收购5632根,总价值超18万元。经鉴定,涉案虫草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法院指出,冬虫夏草生长周期长、生态价值显著,非法采挖已导致野生资源锐减。尽管马某某甲认罪认罚,但因涉案数量巨大,仍难逃法律制裁。
冬虫夏草自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非法采挖、收购不仅破坏高寒草甸生态链,还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等连锁危机。本案以“一根虫草一堂法治课”的形式,为采挖季敲响警钟:生态红线不可触碰,莫因经济利益铤而走险。
冬虫夏草采挖对生态会有一定的影响,如:翻掘土壤致草皮破碎,毒草入侵、牧草减少,威胁草食动物;地表裸露加剧水土流失,冻土区可能塌陷,释放碳加剧温室效应;水源破坏:草甸涵养功能下降,影响河流水量,人群活动易污染水体;恢复困难:自然修复需 5-10 年以上,人工成本高,可能引发气候连锁反应。总之,过度采挖使产区植被覆盖率降 15%-20%,土壤有机质减少 30%+,青海每年超 20 万人涌入加剧生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