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9878b9a002492e3f94ebb435c9846d01.jpg)
北方的小年时间为2020年1月17日,农历腊月廿三,星期五 南方的小年时间为2020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廿四,星期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3d770d3c68bf520ce405454e72817e98.jpg)
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d9544964c7fee477821594e8cbbaeabb.jpg)
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如今,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小年由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ff68e54c76f781d956bce2e5a33c2343.jpg)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 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 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习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dfdea9925010c62a4f2da9792857e8e0.jpg)
祭灶王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39393f41e6df7282f16259a50276c540.jpg)
祭灶历史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中国道教兴盛之后,为老妇。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68360e8fcd65138d0668c628a9524798.jpg)
祭灶风俗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83aa3e34dec30f40cb0cac0faf02f32a.jpg)
祭灶饮食 祭灶节,小年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各地习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0fe6e0a74774910bc102d422399a1769.jpg)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19d2da167bd358c998c15c269d506d78.jpg)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a8e4d50254e2a063d3c310c579492e65.jpg)
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965989d4f777a94b5f94ce05bcdcfd30.jpg)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df2296b1a99d9ff4536cab262ca62eb0.jpg)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你还记得吗?
小时候过小年,总会跟家人一起扫尘、贴春联。然后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期盼着过年穿新衣裳、收压岁钱、吃好吃的...这些,都曾是童年最美好的期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59308a4b2a7d04d98d08cffed3b7ed9b.jpg)
长大后,年味儿渐渐消退,但还是天天掰着手指头盼着回家。
过年为什么一定要回家?
为什么我们提着大包小包,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在乌烟瘴气的火车车厢里,折腾N个小时,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身心俱疲,也要回家?为什么?也许看了你就会懂。 亲人的企盼 岁月无情,父母渐渐老了,一年又一年,银丝一根又一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02a92a9302d06923692af1dac13ec095.jpg)
曾经有一道亲情计算题,如果父母还能活30年,那么你真正能陪伴他们的时间仅有720小时,每一秒、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181eed1989b72d4c7bda650766033e4d.jpg)
如果过年都不回家,那等父母真正老去的那一天,又能拿什么去追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61cd9c969a6c846b5a597d3b31d8250c.jpg)
回家的路虽艰辛遥远,但是一想到父母正在家等着你,为你做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铺好了温暖的被褥,那么,一切磨难也就豁然开朗了... 熟悉的故土 故乡,是梦开始的地方,“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318415a380d174bad7e9ad41b773b8f2.jpg)
庆幸的是,尽管漂泊,即使流浪,我们永远还有故乡,永远还有归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bedef2878d07fa8db3f7b4406f06d57a.jpg)
回家,看到故乡的草木山水、一砖一瓦,所有漂泊的疲惫、压力都褪去、飘远...劳顿了一年的心灵终于得以抚慰。 久未谋面的好友 长大之后越来越明白,有的人,此时说再见,下次竟不知何时才能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c6fff17e7493ebffcd9fdc596c38a5ce.jpg)
曾经一起谈天说地的好友,毕业以后各分东西、流散各地。也只有过年的时候能见个面,叙叙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6f41dc216cfde3ffac0794655e7f9edf.jpg)
再过几年,如果ta定居他乡或是远嫁异地,相聚就是遥遥无期了吧... 剪不断的思念 家,与思念相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ad43952db36cfb8b4cbbe64c10043973.jpg)
从小就爱吃的那碗菜,一年没吃到了。家门口的那颗大树,不知长得如何了。曾经的母校,如今又变成什么样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0/4d45f7ba392030ebadc252b3829259f1.jpg)
每每想到家,就有无数的思念涌出来,剪不断,理还乱,只能回家亲眼看看,亲口尝尝,解解思念的馋。 过年回家,有很多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回家,就是为了回家。 小年,你是否已经在家扫尘等待过年了呢?没回家的,你想家了吗? 学姐在这里 恭祝大家 小年快乐 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