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南运河的运输史上,有过一次国际性的任务。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冬季,联合国救灾总署调拨了10000吨救灾物资,需由天津港口装船,运往泊头、德州和临清的解放区去救济灾民。
这个时期,天津到沧州段的南运河,被国民党和地方杂牌的军队把持着。为了顺利的将这批救灾物资运送到目的地,“联合国”救灾总署,在天津召开了由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三方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成立临时救灾运输办事处,会议确定由三方共同负责完成这次装运任务。
临时救灾运输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天津市马家口子的海河岸边。由“裕丰运输公司”(“裕丰运输公司”系晋冀鲁豫人民政府的运输公司)的船只负责运输,船民们驾驶大小船舶五十多艘,沿途克服了国民党统治区,各类关口的多次刁难,分两次完成了这一部分任务。

艰难的运输过程
因这个时期,天津到沧州段的南运河,被国民党和地方杂牌的军队把持着。沧州南被八路军控制着。故联合国善后救援总署,在天津召开了由国民党、共产党、美国三方代表参加的:关于这批救济物资的运输的专门会议,会议决定:三方各派一名代表组成临时办事处,共同负责这批救灾货物的运输任务。号称“三人小组”的办事机构,在天津马家口子的大楼里办公。随后决定,由“裕丰运输公司”负责招聘,熟悉天津至德州河段的木船负责运输。三人小组负责装卸及运输物资的一切开销,并经协商同意:在船民所得的运费中,提取10%作为操劳费 “把头钱”。
“裕丰运输公司” 按照“三人小组”的规定,分头组织船只,当时的船主,1怕装运官方货物会招惹是非;2怕官方少付运费;3怕来自多方面敲诈勒索,无法应承。故都不愿为其运输。其因是为了解除船民的疑虑,“裕丰运输公司”反复向船民宣讲:“三人小组”所付运费合理并略高于当时的价格。而且系“联合国”的物质,能确保船只的往返安全,不会出现纠纷等。
最后与冯景琦、潘文祥、穆文珍、王子相、李延宝、杨连荣、列朋亭等五十多只船达成协议。由“三人小组”负责监督并组织船只的装货和船运输任务。实际“裕丰运输公司”系晋冀鲁豫人民政府的运输公司,所雇用的船只多是解放区(德州港)的船只。
一九四六年冬季,船主冯景琦、潘文祥等50余只船,在天津解放桥桥头下的“六号门”货场,由“三人小组”的组长,原国民党少将余长庆派其下属,监督着装船,首次共装救济物资约计4500多吨。最后经“三人小组”对各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后,让船民用统一的绿色苫布覆盖封舱。在苫布上用白色油漆写上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大字,还在各船的上插上了约60公分见方,写着“装运救济物资船只”的白旗。因联合国规定:有该标志的船只,任何部门和军队均不得拦阻或袭击,否则要收到惩罚。“三人小组”还在每只船上派官员押运,随船通行。“裕丰运输公司”根据船只大小编成船队。
一九四七年开河后,在“三人小组”的指导下,该船队一路南行,六天后船队来到国统区的沧州段,被国军的哨卡阻拦。无奈整个船队在沧州码头停靠。押运队马上找到沧州国军头目进行交涉。说明这批货物的来龙去脉,对其行为提出抗议。而国军却说:“我们已得到上级的命令,必须扣船检查。”押运官也束手无策,只好让其检查。
他们只派了少数人员上船检查,一连检查几天,虽没查出任何私货,但他们就是不放行。十天后,不仅更加气势汹汹,还对船民进行打骂,对押运船队的官员也蛮不讲理了。就这样脱了十多天,虽没查出问题,但仍不让船队前行。又过了十几天,他们第三次上船检查,这次翻箱倒柜又折腾了十几天,这样时间延迟了一个多月,时至农历的二月下旬,他们可能也惧怕引起国际纠纷,就再次将船重新封好,船队又启航了。
国军为何说船上夹带了私货!因“裕丰运输公司”是八路军的下属组织,曾多次给八路军私运所需的军用物质。这次他们也在天津购买了“油印机、西药、医疗器械、纱布”等军用物资,提前隐藏在了各个船上。他们有丰富的藏匿物品的经验,无论怎么查也看不破绽来。但万一被查出,整个运输队都得遭殃。故这次船民们是冒着生命危险,将这批军需物品运送到解放区的。
船队在沧州放行二天后,就到达了解放区的泊镇地区。泊镇的军政代表带领数千群众,在运河西岸,敲锣打鼓高喊:“欢迎、欢迎!联合国的船队”。
随即泊镇政府通知押运官员:“奉上级指示,为防国军的飞机轰炸,让船队在外郊沿河多处停靠”。船队按指定地点停岸后,押运员和军代表握手致意。并通知货船暂时由八路军看管,船民都到村里开欢迎会。会上冀中边区的领导,对船队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三人小组”的官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等。会后,船民都说“共产党、八路军对人民就是好,既然来到了解放区,说什么也不回天津了”。在泊镇按“三人小组”分配的指标,卸货1500多吨,然后继续南行。
五天后,船队到达德县北码头,按物资分配指标,卸下了1200多吨。第六天,船队继续航行至临清,一周后到达终点临清船队停在三元阁码头。将剩余的2000多吨物资全部卸光。
任务完成后临清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庆功大会。
一九四七年六月,第二批救济物资又开始运了,这次有40余艘船,装载货物3000多吨。卸货地点仍是泊镇、德州、临清。运输程序大致和第一批情况一样,不同的是当来到沧州时,在八路的压力下,国军龟缩在城内,可对船队也没有轻易放行。在天津派来“三人小组”代表的迫使下只好放行。当船队到泊镇时,就听到了沧州解放的消息,这次按照分配计划,把3000多吨物资分别卸在泊镇、德州和临清。

失败的第三此
所剩的2500多吨,即第三批救济物资,雇用了刘朋享、杨连荣等货船30余只,于一九四七年十月开始启运,那知船只行走到天津介园庙国军驻地时,被拦截了下来,驻军说:“奉天津警备司令部长官的命令,任何船只不得出境”,押运船队官员只好将船队暂时停下,然后赶到“三人小组”进行了报告。
“三人小组”的代表与天津警备司令部的交涉没有成功,船队只好停航。时过月余船民请示何时起航,回答是请回船等。又过了20多天,突然一伙国民党士兵把船队包围了,吉普车上下来的军官说:“命令你们把船全都放回原码头卸货,否则严加处置”。船民们只好把船放回原码头,刚到装货的码头,他们事先准备好的装卸工便登上了船,很快将船上的物品卸光。所雇用的船只全部放空开走了。联合国的第三批救济物资,就这样被天津国民党的军队给截留了。
这就是德州港进行的特殊任务的全部经过。
注:
1、1946年6月,晋冀鲁豫人民政府交通厅,在临清河龙王庙设立“裕丰运输公司”,以做买卖做掩护,在天津等敌占区购置物资,以供给我前线部队。1947年,“裕丰运输公司”,在德州设立了办事处,即德州航运局的前身。
2、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军队于9月30日在塘沽登陆,进驻了天津、北平等地。1947年春美军撤走后,国军于1947年8月调第九十二军接替了天津的防区。
3、文章的资料多源于《德州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