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又没经济来源,军费开支从何来

心动一夏 2024-03-15 13:14:30

老话说的好,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的意思是,打仗行军这事儿是非常耗费钱财物资的。因为军队不事生产,无法创造物资、金钱。但同时又要吃饭,损耗武器装备,给士兵发军饷。

但是回看红军长征时期,当时的红军秉承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信念,且没有任何稳定的经济来源,那么他们庞大的军费开支从哪儿弄的?

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满足的。

首先就是省,能省则省。军饷方面据说当时师长级别,军饷才只有5元。军粮方面,两万五千里走到最后,普遍都饿肚子。武器装备方面,都是非常廉价的土枪土炮,大刀长矛,然后外加一些缴获的武器装备。总的来说廉价,且基本不会去补充。

其次就是何方的资助,这些资助有来自共产国际方面的。前苏联当时为了壮大己方势力,在十月革命之后成立了共产国际组织。而这个组织从1931年开始,陆续向我方资助了大量的钱款,供我方开支。长征开始前这些资助并未停止,另外此前也有盈余可供使用。

资助还有来自其它国内势力的,这些势力有兄弟部队,比如当时相对富裕的红15军军团,再比如爱国人士宋庆龄女士等等。

说到资助当然还少不了人民群众,当时虽说规定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但可以向群众借。用红军的信誉为担保写欠条,和老百姓借钱粮,并不算违规。

除了省着用和靠各方资助,还有斗地主也能获得不少钱粮。红军的理念是为劳苦大众而战,那么作为劳苦大众的敌人土豪地主,自然无需手下留情。

最后在长征途中,红军们还能以物换物。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不光走的全是雪山和草地,也是经过有人烟的地方的。然后就可以用路上获得的动物毛皮,或者其它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去和老百姓以物换物。

总的来说,当时红军并不是脑袋一热就要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强行踏上了长征的旅途。而是事先做了很多准备,筹集了大量物资。所以虽说到了后期物资见底,但凭借坚定的信念毅然成完成了那次伟大的征途。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