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是宰相杜佑的孙子,在大和年间,曾经考中进士,曾经担任过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等,曾经外放做黄州刺史、池州刺史、湖州刺史。
杜牧晚年居住在樊川别舍,世人称他为杜樊川,在大中六年的时候去世,享年五十岁。
杜牧的性情刚直,是个不拘小节之人,不屑于向权贵曲意逢迎。
杜牧有惊涛伟略之才,在诗文方面颇具盛名,他的代表作主要包括《阿房宫赋》,诗词明丽,他的绝句深受世人喜欢,父母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杜牧在诗文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流传至今。
在年轻的时候,杜牧喜欢看兵书,著有《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在会昌三年的时候,在昭义军叛乱之时,向宰相李德裕上书,议论的正是用兵之法,著有《樊川文集》。
在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就是杜牧的作品。
杜牧在家族之中排行十三,因此杜牧也被称作杜十三,杜牧的政治才华突出,在读书的时候非常关心国家军事,后来杜牧还专心研读过孙子兵法,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
杜牧20岁的时候,就已经对经史博通古今,在23岁的时候,杜牧写下《阿房宫赋》,在25岁的时候杜牧写下无言诗《感怀诗》,这时杜牧已经非常有名气了。
在杜牧26岁的时候进士及第,同年被授予官至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在大和七年的时候,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杜牧做推官,后来做了掌书记,专门负责管理节度使府上的公文往来。
杜牧居住在扬州的时候,特别喜欢宴饮游玩,在大和九年的时候,杜牧三十三岁,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前往长安任职。
八月杜牧在前往东都洛阳上任,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在此时遇见了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
我觉得杜牧是一个很有涵养的人,不向权贵趋炎附势,不会因为张好好的歌妓身份瞧不起对方,将对方视作故人,为她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