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毛蒋后人”巧相遇,跨时代的“隔辈仇”,他们如何应对?

雨落轻尘呐 2024-12-05 15:23:57

2009年,在台湾地区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孙中山先生油画前,孔东梅与蒋孝严握手。前者是毛主席的外孙女,而后者据传是蒋介石的私生子。

这历史性的画面被拍了下来,引得人们议论纷纷。他们为何相遇?又如何消化跨时代的“隔辈仇”呢?

革命时期的世仇

“革命实权非可落于外人之手。”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蒋介石与毛主席初次相识在日记中写下的话。他表面上热烈歌颂国共合作,实际上却想独揽革命大权。

而主席也看出了蒋介石表里不一的态度,所以“中山舰事件”爆发后,主席才会彻底察觉出蒋介石“反革命”的真面目,提出:“我们示弱,他们就得步进步,我们强硬,他就缩回去。”

或许,当时的两人都预料到,这会是他们对抗的开始!

1925年,孙中山去世,蒋介石带领国民党右派夺取了领导权,并在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目的是彻底占据中国革命的主导权,为此甚至不惜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当时,蒋介石一门心思地抓捕和杀害毛主席等领导人,贴出了不少悬赏令,连主席等领导人的家人也没有放过,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就是这样牺牲在反动派的枪下。

与蒋介石不同,毛主席始终将革命放在第一位,积极投身农民运动,还提出了“枪杆子下出政权”的思想。在面对蒋介石的多次“围剿”时,主席提出了反“围剿”斗争,还为了保存实力,选择长征。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当时我党内不少人员都想要“审蒋”。据斯诺夫人记录:“蒋介石欠我们的血债高如山积,现在到了清算这笔血债的时候。”

可毛主席却不赞同,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得失是小事,若真的灭蒋,可能会激化国共矛盾,更加无法达成抗日统一战线。

我党将逼蒋抗日改为联蒋抗日,而蒋介石对共产党由剿灭转为联合,抗日战争才得以顺利进行。可蒋介石憋着气,在日本宣布投降后立即转变了态度,还假模假样地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共商大计”。

43天的谈判中,蒋介石将野心暴露无遗,就是想要共产党放弃根据地和军权,甚至许诺毛主席“新疆省主席”的职位,但不到一年,就撕毁了“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内战。

而毛主席敢赴约,意味着有信心与国民党对抗,最终获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因为蒋介石的执念,才与毛主席之间斗到了老,直至如今,这段恩怨仍被世人热议。

可正如毛主席一直希望“以和为贵”一样,毛家后人们也都秉承着这个理念。

各有各的职责

孔东梅是李讷的女儿,也是毛主席外孙女。她出生时,主席亲自取名字中的“东”字为她命名,而且,她的下巴处有一块痣,与毛主席极为相似。

虽然孔东梅没有投身政界,但在商界大有所为,并且2001年一直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播,也经常前往台湾地区进行交流,希望能让更多台湾同胞全面了解大陆,促进祖国统一。

2009年,孔东梅第六次前往台湾地区,以“交流团团员”的身份,与时任国民党副主席的蒋孝严见面。

蒋孝严是蒋介石的儿子一事,一直被猜忌,但被大多数认可,且担任国民党副主席,也说明了他的地位很高。可孔东梅没有任何慌张,被记者问道作何感想时,回答了两个字“巧合”。

孔东梅不想以毛家后人的身份,替先辈们原谅什么,只想做好眼前的工作,承担起自己的重任。

毕竟,蒋介石阻挠革命的历史罪责不容置疑,若蒋家后代真的想冰释前嫌,最好的办法是促进台湾地区回归大陆,这也是他们应该弥补的!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图:毛蒋后人台北相见欢

北京日报客户端:2019-09-12:毛泽东为何能成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这位专家的解析独到深刻

新京报:2024-09-30:孔东梅:将外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贯穿公益事业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