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控价需要攻克的窜货难点

怎说说卖东西 2025-03-12 04:48:25

在品牌构建的销售版图中,窜货问题犹如一颗顽固的“毒瘤”,虽常见却极具破坏性,严重威胁着渠道生态的健康与品牌价值的稳固。为了维护品牌的长远发展与市场竞争力,解决渠道窜货问题已成为品牌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一、窜货的定义与危害剖析

窜货,从本质上讲,是产品流通环节的一种无序现象,即本不应在特定区域销售的产品,却意外地出现在该区域市场进行售卖。这种看似简单的错位销售行为,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当地经销商而言,窜货产品的涌入,会严重扰乱其既定的销售计划与市场布局。他们前期投入大量资源建立的客户群体、销售网络,可能会因窜货产品的低价冲击而遭受重创,正常出货量急剧下滑,利润空间被无情压缩。更为严重的是,窜货行为一旦在渠道中形成不良风气,其他经销商可能会纷纷效仿,导致整个渠道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市场价格体系崩塌,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品牌方若对窜货问题坐视不管,必将面临渠道失控、品牌价值受损的严峻后果。

二、窜货渠道的广泛范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演变,品牌的销售渠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如今,品牌产品的销售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门店。电商平台以其便捷性与海量用户,成为品牌销售的重要阵地;社区团购平台凭借社区化运营与团购模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小时达平台主打即时配送,满足了消费者对商品及时性的需求;直播平台借助主播的影响力与直播互动性,创造了独特的销售场景;外卖平台在餐饮之外,也逐渐涉足更多品类的商品配送;小程序平台则依托微信生态,为品牌提供了轻量化的销售渠道。然而,这些新兴渠道在为品牌带来销售增长机遇的同时,也为窜货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温床”。只要是品牌产品出现的渠道,无论是线上虚拟空间还是线下实体店铺,都有可能滋生窜货问题。这就要求品牌方在治理窜货时,必须树立全面的渠道管控意识,将线上与线下渠道均纳入治理范畴,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与管理。

三、解决窜货问题的策略探讨

解决窜货问题的关键前提,在于产品具备可溯源性。一个完善的产品溯源体系,能够清晰地记录产品从生产、仓储、运输到销售终端的每一个环节信息,如同为产品赋予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档案”。当市场上出现疑似窜货产品时,品牌方可以通过溯源系统迅速锁定产品的来源与流向,精准判断窜货行为的责任主体。然而,在现实情况中,部分产品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无法实现便捷的溯源,这无疑会加大窜货治理的难度。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窜货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在众多治理手段中,买货查窜货是一种较为常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品牌方可以安排专业的市场调查人员,以神秘访客的身份深入市场,对各销售店铺进行走访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模拟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目标店铺购买产品,详细记录产品的价格、促销活动等销售事实。随后,对购买到的产品本身进行条码溯源分析。通过扫描产品条码,获取产品的生产批次、出厂日期、初始发货区域等关键信息,并与品牌方的销售记录进行比对。若发现产品的实际销售区域与初始发货区域不一致,且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即可判定该店铺存在窜货行为。这种方法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成本,但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窜货证据,为后续的治理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窜货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对经销商利益的直接侵害,更是对品牌价值的严重侵蚀。由于窜货往往与低价销售相伴而生,这种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会破坏品牌长期构建的价格体系与品牌形象,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从根本上讲,窜货问题的产生,是部分利益相关方为了追求短期的个体利益,不惜牺牲品牌整体利益以及大多数经销商的长期利益。因此,品牌方作为渠道生态的构建者与维护者,必须坚定地站出来,积极主动地解决窜货问题。通过持续关注渠道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窜货行为,不断完善渠道管理机制,品牌方能够逐步实现对渠道的有效掌控,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品牌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