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多元医学的理论探讨 之二十五——警惕技术的约束
想象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因为投影角度的不同,简单的立方体可能显示为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如果是不规则物体,其投影就非常复杂。
生命是比当下的技术更高维度的存在,不同的技术引发了不同的投影角度,同一生命现象,不同的眼光看过去,就结论各异,比如中西医的不同看法。
如果我们是二维空间的科学家,要研究三维物体,就应该要求足够多的投影角度而形成的二维投影,以复原那个物体的三维形状。
医学上也是这思路,不同工具看到了不同景象,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会随着观察手段而不断丰富,并倾向于生命的最真,虽然每种研究方法所能达到的维度都比生命低,整合了足够多的方法,就可能全面理解生命。
西医在做着这样的努力,人们发展了诸多途径,比如解剖,用CT、B超、fMRI探知身体,分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分子的构象以及它制造的生命影响,看似向着周全的境地走去。问题就出在这儿,这些方法来自同一种医学价值观,所有工具都要揭示物质层面的特性,就导致支离破碎的理解,没法认识生命的很多规律。
需要发展更多工具,形成超越西医的,异质的技术体系。能提供细腻的测量,跟随时间展开,彼此支撑,整合了,有利于人们理解生命;有利于人之间的互联,亿万人集结,能凸显生命的很多真相;有利于人的聪明思考,让千万思考者加入进来,以应答生命的复杂性。
所以有两种技术体系,一种是凸显物的价值,包括对身体物质的精确理解,和压抑人的主观创造;一者是凸显人的价值,包括对生命特性的充分掌握,和激发人的主观创造。
多元的技术体系支撑多元的医学,各种认识在更高层面汇聚,复原西医技术丢失的维度,尽可能地接近生命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