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是肾里藏着一泡水,戳破就好了,中医辨证用药,化瘀消肿

名中医刘家福 2024-11-22 09:38:31

得了肾囊肿,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选择动手术,切开囊肿之后,会发现,这就是一个水泡,里面藏着水湿、痰浊,还有瘀血,都是液体。

在中医看来,痰瘀水湿互结成囊肿,多是因为身体正气不足、脾胃亏虚导致的,因为脾是后天之本,主管水谷精微的运化和津液的分布,如果脾虚,运化就会失常,那么水谷精微和津液就无法运输至四肢和脏腑,时间长就会造成水湿内停,久聚成痰。

另一方面,肾为先天之本,受脾胃供养,脾虚,肾供给不足,慢慢也会亏虚,那么肾主管的气化功能也会失常,导致水湿不能化开,淤积在肾内,形成痰,痰的性质黏腻,会阻碍气机,导致血液不通,形成血瘀。

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最终就形成了囊肿,与此同时,患者还会常感尿频、尿等待、四肢乏力、疲惫没精神,在治疗时,只要把包块给戳破,把里面的液体给清除掉就好了,同时还要改善脾肾不足的体质,防止痰瘀再生形成新的囊肿。

以上,就是我在治疗肾囊肿时的基本思路,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每位患者的体质都是不同的,除了脾肾亏虚外,可能还伴有湿久生热的症状,也可能是肝肾多发性的囊肿,这就需要根据病情进行一对一的辨证了。

接下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个肾囊肿的病例,这位患者患有肾囊肿2年多,左肾囊肿直径3.8厘米,腰腹部有轻微痛感,还有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夜尿多的症状,看舌脉,是舌体胖大、苔白腻、脉细的状态。

针对这位患者的病情和舌脉,可辨证为脾肾亏虚,体内还有湿热,用药时,以牡蛎和丹参来消肿散结,戳破包块;用三七、浙贝母来散瘀化痰,清除包块内外的痰湿和血瘀;用黄芪和菟丝子来滋阴补气、益肾固精,把肾的亏虚补足;用党参白术来健脾益气;最后再用泽泻来利水渗湿、泄热,把体内湿热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患者按方服药,二诊时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黏腻的症状好转,效不更方,再用药一段时间,尿多、腹痛好转,等到三诊时,b超显示囊肿缩小一半,等到四诊时,患者诸症平息,左肾囊肿也已不见,这位患者的囊肿不算大,就医也算及时,所以治疗起来并不困难,而且体虚的体质也改善了,后续停药也不见异常。

最后提醒大家,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有针对性的开方,所以我经常强调一人一方,如果在不经辨证的情况下,盲目的拿方用药,很有可能达不到效果,建议各位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5 阅读:418
评论列表
  • 中医好历害辨证用药.中医四大圣人的孙思邈在巜大医精诚》说德不近佛不可为医.但是在明知药有效并且吃的越多效果越大情况。而非要限量(目前沒有一本中医书有說明吃多少会出现什么样毒反).做着明明可以一天治好旦并要治个十天半月.這就是所谓中医四大圣人所标榜的近佛。当然这不算什么.科技水平低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今天中医们还振振有词,自以为是的了不起。中医5000年历史。上亿名中医从业人员没有一位能说出自己如何定药量(包括四大圣人)。药决定能不能治病。而药量更是关系着病人多久能治好。病人需要承受多久的病痛还不夠重要吗。为了标榜中医写着药量又说药量是中医之秘。当是又说不出药量如何来.说临床的.但是中医临床只是表示用这个方子治过病最多证明次个方子有效。而证明不了这个方子的药量达到最大值𡿨已经考虑了有效和有毒〉因为中医沒有一次记录过服用后有什么反应。你怎么证明你考慮过有毒性.西医临床是決定药能不能继续上市。而不是确定药量。西医药量由药企決定。西医生只有选择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