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丢到国外!“假名媛”集体打卡联合国,门票几十美元就能畅游

孤管深深 2025-01-23 16:26:40

最近,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群自称在联合国开会、演讲甚至领奖的“名媛”,让不少普通打工人感叹别人的人生真是精彩。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仔细一看,这些所谓的“名媛”背后,其实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商业骗局。

想象一下,你打开小红书,看到一张张穿着得体、笑容满面的照片,背景是联合国总部大楼,配文写着“今天在联合国领了个奖,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

你可能会觉得,哇,这些人真的太厉害了,竟然能进入这么高端的场所。

但实际上,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付费打卡”游戏。

付费几十美元就能畅游联合国

原来,这些“名媛”们所谓的“联合国之旅”,并不是什么特别的邀请,而是通过联合国官网预订的普通参观项目。

门票价格从十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任何人都可以购买。

只要带着身份证件到联合国总部对面的游客中心签到,再经过简单的安检,就可以自由进出大楼,拍照留念,甚至还能在联合国餐厅享用一顿“国际范儿”的午餐。

对于那些想要更进一步的人来说,还可以选择参加所谓的“联合国实训团”。

这个项目的费用要高得多,美国和瑞士的线路收费59800元,日本的稍微便宜一些,也要32800元。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端?

但实际上,这只是为了让客户感觉自己参与了国际事务,提升所谓的“国际化”背景。

所谓的“官员互动”环节,也无非是一些普通的交流活动,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国际会议。

批量生产的“国际精英”

这些“名媛”们之所以敢大肆宣传自己在联合国的经历,主要是因为她们抓住了人们“眼见为实”的心理。

为了显得更真实,她们还会租用会议室,举办一些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主题,比如“女性成就”、“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等。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活动其实漏洞百出。

同样的会议室,同样的演讲台,同样的西装革履,让人不禁怀疑联合国是不是被某个神秘组织“占领”了。

更可笑的是,有些“名媛”发布的所谓“演讲”视频,只有短短几秒钟,内容空洞无物,甚至连全景和大合照中都找不到她们的身影,只有精心剪辑过的近景和特写。

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专业博主”会在空无一人的会议室里对着话筒“演讲”,演技拙劣,令人啼笑皆非。

流量为王的时代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个引人注目的身份标签往往能带来巨大的流量红利。

除了经济利益,虚荣心也是驱动她们的重要因素。

在社交媒体上营造光鲜亮丽的形象,获得网友的赞美和羡慕,能够极大地满足她们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这种虚假的“优越感”让她们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其实,这波所谓的“联合国名媛”和当初微商宣传手段大差不差。

当初那些微商为了见奥巴马,不惜一次花20万拍个照,结果奥巴马被网友们调侃是世界上最忙的前总统,据说那天他见了将近200人,赚了将近2800万。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很多网友都在猜测,等到特朗普就职典礼的时候,会不会又有一群“名媛和少爷”们去参加呢?

估计到时候小红书上又会爆发一波新流量,也会有一群新的名媛应运而生。

但话说回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糙,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你可以骗所有人一时,也可以骗某些人一世,但不可能骗所有人一世。

有些人觉得说谎很累,自然就有人觉得说实话很难。

所以,尊重选择,放弃规劝,看个热闹就好了。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不要轻易被这些虚假的表象所迷惑。

总结

这些所谓的“名媛”们,其实只是利用了人们对高端生活的向往和对国际舞台的憧憬,通过付费打卡的方式,制造出一种虚假的身份和体验。

她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流量和经济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然而,真相终究会被揭穿,虚假的光环终将消失。

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不要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学会分辨真假,珍惜真实的自己。

0 阅读:0

孤管深深

简介:梁子涵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