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底包头战役,丢失8门山炮的具体情况

甲骨堂 2024-09-27 16:07:01

1939年冬,国军策划了规模宏大的“冬季攻势”,多个战区所辖部队均有参战。

其中第八战区的任务原本只是牵制性作战,不过傅作义却认为小打小闹不足以打疼鬼子,因此决定集中绥西的主力部队直接进攻包头。

当然,虽说是集中了主力,但绥西的驻军却并不多,满打满算的参战兵力只有34000余人。而且其中多有杂系兵力,傅作义真正所能倚靠的第35军,兵力则只有12000余人。

日寇在包头所驻的则是其骑兵集团,当时辖有骑兵第1旅团;此外其所谓的“驻蒙军”尚有第26师团的机动兵力可用,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伪蒙军分驻其间。

应当说单纯以双方的军力对比来说,傅作义的攻击部队是不占优势的。

不过第35军作为傅作义手中的精锐,具有丰富的对日作战经验,而且在绥西练兵时尤注远程奔袭作战,所以奇袭包头的作战计划还是形成了。

在进攻部队突袭包头时,恰好鬼子还派出一支部队出城作战,以至于城内更加空虚,所以以新31师为主的攻城部队一举突入到了包头城内,给予日寇极大震动。

不过当时鬼子的战斗力不弱,在反应过来后便开始固守城内据点,同时紧急求援;骑兵第1旅团分驻外围据点的兵力纷纷来援,第26师团的步兵也紧急出动。

鉴于敌情发生变化,第35军决定将战术改为“守城打援”。

一方面,入城部队保持现有阵地,继续与城内的鬼子厮杀;另一方面,城外部队则准备迎击鬼子的援军。

值得注意的是,傅作义从山西出走绥远时,带了一个炮兵团过来——即炮兵第25团。

这个炮兵团装备有山西造的75毫米山炮,同时还有少量百禄式47毫米战防炮。

在包头之战中,该团将3个炮兵营分别配属给第35军的3个师,其中配属给新31师的炮兵营驻在黄草洼,原本是支援攻城部队所用的。

而在日军从固阳开来的援军迫近后,傅作义亲自执行了应对方案:先用炮兵集中射击,继以骑兵冲击,再以步兵扫荡。

当时从固阳开来的日军援军为骑兵第1旅团第13联队主力约400人,因为当时日军的骑兵正在进行摩托化改装,所以这些“骑兵”并不是乘马来的,而是搭载24辆汽车开来。

如果仅仅是用轻步兵在塞北对抗这些摩托化部队,实在是不好打,但第35军恰好配置的炮兵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在侦知日军车队来援后,黄草洼的炮兵调转炮口,对着这支刚刚改装的日军摩托化精锐开炮。

根据第35军的战后统计,炮兵装备的75毫米山炮总计打出了692发炮弹,另外百禄式战防炮也打出了22发弹,合计消耗了714发炮弹。

在傅作义部队炮兵火力的打击下,日军骑兵第13联队的援军遭受了重大打击,其联队长小原一明大佐认为在这样打下去就要全军覆没了,所以连包头也不救援了,而是率领残部撤回了固阳。

注:应为新31师

当时还有一小股鬼子与联队长脱离了联系,总算是到了包头城下,却又被新31师参谋处长宋海潮所率的炮兵全部歼灭。

战后,即便是按照鬼子那种战报统计,它的这路援军都折损了18辆车,伤亡达到了200多人,可以说被歼灭了一大半。

应当说第35军的炮兵在打击鬼子固阳援军的过程中,是立有大功的。

但非常可惜的是,敌情变化太快,在骑兵集团自身的援军接连遭到打击之际(另一路骑兵第14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被打死),鬼子第26师团的步兵也出动了。

这路鬼子步兵以主力直接进攻黄草洼,当时在该地的守军只是新32师的一个新编营,战斗力不强,所以未能挡住鬼子2个步兵大队主力的猛攻。

而布防在此地的炮兵,按照安春山、宋海潮的说法,是由于炮兵司令刘振蘅事先只考虑了胜利的情况,没有多想万一失败时的应对。

所以这些山炮配置在黄草洼以东的绝地上,在撤退时来不及开道,所以丢失了几门山炮。

至于具体的丢失数据,按照第35军的战后详报计,则是8门,可以说几乎把一个山炮营的炮都丢了(注:当时一个营满编为12门炮,不过因为战斗损失等因素,实际8门可能就是一个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炮兵第25团的战斗统计中,显示消耗步枪弹1684发、冲锋枪弹8991发、手榴弹314发,这说明炮兵在最后时刻仍然是跟鬼子步兵发生了激战,并试图尽可能保住火炮的。

只不过当时的情况确实太过严峻,8门山炮还是损失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损失武器列表中没有丢百禄式战防炮,说明这种小炮还是尽量撤走的;而在炮兵的战斗伤亡方面,则显示阵亡20人、负伤44人、失踪19人,占到参战兵力数的约10%。

这一损失虽然也不算少,但也可见炮兵的绝大部分应当还是成功撤出来了,这些宝贵骨干的安危可是比火炮本身更珍贵。而他们会在随后的绥西、五原之役中,继续发挥重大作用,以歼灭日寇。

5 阅读:2548

甲骨堂

简介:谈人文历史,阅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