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新闻,感觉到各类各样的价格刺客扑面而来,大有烈火烧遍全中国的意思?
重庆一位女士去买糖,仅仅只有六块,居然要付466元,明码标价只能看到12.8元,但是里面的50克是轻易看不到的。
有亲戚来武汉,然后就到了比较热闹的街区,想吃一下武汉特产,在比较热闹的超市,询问价格的时候说好是一块五块钱,但是最后五块雪花酥居然要价681元。
一名男子在旅游区购物时遇到辣条刺客,0.17元的标价很亲民,但是这却是每克的价格,每斤的辣条居然高达高达85元。
今年年初,在陕西西安,有网友遭遇凉菜刺客,仅仅买了两袋凉菜,居然高达350元,而且再次称量之后,店家宣称依然是这个价。
在各种价格刺客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最近又看到了新的冰粉刺客,套路是一样的,以为标价19块9一份,结果却是一克的价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江苏苏州昆山市周庄古镇旅游区,原始的价格居然是179元,讲完价格之后仍然需要150元。
盘点近一年来出现的这些价格刺客,人们一致的感觉是,这不是新疆切糕又卷土重来了吗?
善良的人们无法理解的是,在法治社会的环境下,各种法规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以前销声匿迹的新疆切糕,为什么会在全国各地卷土重来,而且愈演愈烈?而且处于如火如荼的状态中呢?
这里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各地市场管理部门的不作为,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事件出现一起,就曝光一起,严厉处罚一起,那么还会出现在愈演愈烈的状况吗?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处理并不困难,想象一下,在前几年法律法规、执法力度、管理行使等都不如现在的情况下,而且网络监督更不可与现在同日而语的情况下,新疆切糕都能管好,那么我们在今天那么好的形势下,有什么理由管不好价格刺客乱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