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乾隆,干了哪些糊涂事儿?使清王朝在乾隆盛世后迅速衰败?

历史微鉴吖 2025-02-09 14:00:16

前言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称颂的君主,其统治时期被誉为“乾隆盛世”。然而,当我们聚焦于乾隆晚年的时候,不禁会发现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糊涂事儿。

这些所谓的“糊涂事”,不仅仅是简单的错误判断,更是为清王朝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加速了其衰败的步伐。究竟乾隆在晚年都做了些什么?使清王朝在乾隆盛世后迅速衰败?

宠信贪官和珅

乾隆皇帝晚年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宠信了一个叫和珅的大贪官。和珅原本只是一个出身卑微的秀才,在宫中任职侍卫,地位微不足道。可是凭借着高超的谄媚手段和过人的工作能力,他却渐渐受到了乾隆的宠信。

和珅善于察言观色,能够准确把握乾隆的心理需求。他时刻保持谦逊恭顺的态度,总是能说一些讨乾隆欢心的话。同时,和珅工作效率极高,处理起事务来也是驾轻就熟。这些都让乾隆对他刮目相看,逐渐对他产生了信任和依赖。

乾隆不仅提拔和珅,给予他极大的权力,甚至还把自己的公主许配给了和珅的儿子,使得两人的关系由君臣变成了亲家。从此,和珅在朝中权力陡增,他开始大肆贪污,拉帮结派。和珅的贪婪无度,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他贪污的钱财数量之巨,令人咋舌。

乾隆虽然知晓和珅的所作所为,却视而不见,任由他继续为非作歹。原因很简单,乾隆已经完全被和珅的谄媚之词所迷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依赖。乾隆认为,只要和珅还在身边,自己的统治就能稳固下去。

可是,和珅的贪污行为却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当年康熙和雍正两朝留下的充盈国库,在乾隆晚年的挥霍和和珅的贪污下,很快就所剩无几了。这无疑为大清帝国的未来发展埋下了沉重的隐患。

文字狱横行

除了宠信贪官之外,乾隆晚年另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任由文字狱在朝野中肆虐。所谓文字狱,就是对于一切有异议或者与统治者观点不符的言论进行严厉打压。

在乾隆统治的后期,文字狱案件数量剧增,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只要是稍有异议,哪怕只是一个字或一句无心之言,都会被加以极刑。这种做法无疑是在禁锢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当时的文人学者们都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之中,不敢在文字上有任何创新,只能囿于既定的思维框架之内。他们时刻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触犯禁忌,遭到牵连。这种恐惧氛围,是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极大压制。

乾隆之所以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主要是出于对自身统治地位的担忧。他担心任何异议言论都可能动摇他的统治基础,因此不惜采取严厉手段来遏制。这种做法也是一种自我设限,也是乾隆晚年的一个重大失策。

文字狱的横行,不仅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也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这种做法无疑是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必将给大清帝国的未来发展带来沉重的代价。

闭关锁国 止步不前

乾隆晚年的另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下令闭关锁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绝。当时正值世界大开放的时代,各国纷纷通过海外贸易来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可是乾隆却颇有些目光短浅,他不仅关闭了中国的海港,还禁止中国人前往海外经商。

这种做法无疑是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在世界大开放的时代,中国却选择了闭关锁国,这必然会导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止步不前,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乾隆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出于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和对自身统治的自信。他认为,只要中国能够保持自给自足,就不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同时,他也深信大清帝国的实力足以独立于世界之外,不需要依赖他国。

然而,乾隆显然低估了世界的变化速度。在他闭关锁国的同时,西方列强正在迅速崛起,通过海外贸易不断积累财富和实力。而中国却因为与世界隔绝,渐渐失去了与时代接轨的机会,最终在未来的竞争中落后于人。

这种闭关锁国的做法,却是乾隆晚年的一个重大失策。它不仅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也为大清帝国的未来埋下了沉重的隐患。

生活奢侈 败家耗钱

乾隆晚年的另一个重大失误,就是过于奢侈挥霍,导致国库迅速耗竭。乾隆年轻时还算勤俭持家,可是到了晚年,他却开始追求享乐,过上了奢侈糜烂的生活。

他每次所谓的"微服私访",实际上就是带着大臣嫔妃儿女,浩浩荡荡地到处游玩。沿途不仅要修建行宫以供歇脚,还要大手笔铺张浪费,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乾隆的这种奢侈生活方式,无疑是对国家财政的一种巨大消耗。他不仅要支付庞大的行程开支,还要维持宫廷内部的奢靡生活。这些开支之巨,很快就把康熙和雍正两朝留下的充盈国库耗费一空。

从此,大清帝国的财政便开始每况愈下,为日后的衰落埋下了祸根。乾隆的这种挥霍行为,不仅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沉重负担,也严重损害了国家的财政实力。

乾隆之所以会沉沦于奢侈生活之中,主要是由于他的性格缺陷。他好大喜功,喜欢被人奉承,认为自己是"十全老人"。这种虚荣心理的膨胀,使得他逐渐迷失在享乐之中,忽视了国家的实际发展。

好大喜功 讨好得宠

除了上述几个重大失误之外,乾隆晚年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好大喜功,喜欢被人拍马屁讨好。正是这一点,也成为他宠信和珅的一个重要原因。

和珅善于讨好,每每都能说些讨乾隆欢心的话。他时刻保持谦逊恭顺的态度,总是能准确把握乾隆的心理需求,说一些令他感到自己是"十全老人"的话。这种谄媚之词,很快就打动了乾隆的心。

乾隆也乐于被人奉承,他认为自己是一代明君,理应受到世人的崇敬。因此,每当有人对他进行拍马屁,他都会感到十分受用。这种虚荣心理的膨胀,也成为乾隆晚年做出一系列失策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乾隆甚至还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自己的名号,就是希望能被后世永远铭记。这种好大喜功的心理,也是乾隆晚年统治的一个重大缺陷。他开始沉浸在别人的奉承之中,而忽视了国家的实际发展。

这种性格缺陷,也成为乾隆宠信和珅、任由文字狱横行、闭关锁国等一系列失策决定的重要原因。乾隆过于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地位,而忽视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这是他晚年统治的一大弊端。

结语

大清帝国的衰落,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发生的。它是由一个个错误决策、一个个糊涂行为共同造成的。乾隆皇帝晚年的那些失策,无疑是埋下了祸根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往往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从中汲取教训。乾隆晚年的种种糊涂行为,正是一个警示。它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勉尽责,而不能被权力所迷惑,做出一些失策的决定。

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否则,就会像大清帝国一样,最终走向没落。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