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猪肉价格持续大涨的行情曾经牵动过每个人的心,好在这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走低让大家享受了一波猪肉的低价红利,然而就在最近猪肉价格涨出新高引发了市场的热议,猪肉的涨价潮这是又要来了吗?
一、猪肉价格涨出新高?
据大众网的报道,6月以来,猪肉价格涨出了新高度。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全国猪肉批发平均价的最新数据为24.56元/公斤,然而从历史数据来看,全国猪肉平均价创下近16个月来的新高。
从价格走势来看,猪肉价格从5月中旬开始出现明显的价格上涨,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在6月11日达到25.24的价格指数高峰,较上月同期增长了28.7%
猪肉供给减少是最直接的原因。今年一季度,生猪存栏数(相当于生猪的库存)和出栏数(生猪作为商品卖到市场上的数量)都出现明显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生猪出栏数一季度为19455万头,同比下降了2.2%。生猪存栏数一季度为40850万头,同比去年下降了5.2%,且已经是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降。
生猪存栏和出栏量的减少,受到生猪产能下降的影响。在养猪业,生猪存栏数量相当于库存,能繁母猪相当于产能。一般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会在10个月后才传导到生猪出栏量和价格的变化。
数据显示,受到2023年生猪养殖行业亏损影响,母猪产能已经连续16个月下降,导致猪肉供给下降。截至2024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量16个月来累计下降了约11%。
二、猪肉涨价时代又要来了吗?
猪肉,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其价格的波动一直牵动着亿万消费者的心。近来,猪肉价格经历了从低迷到高涨的剧烈变化,我们到底该怎么看猪肉价格当前的一系列快速的波动呢?
首先,供需失衡是推动本轮猪肉价格上涨的直接动力。回顾历史,猪肉价格的起伏始终遵循着最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律——供需关系。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猪肉市场经历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持续低迷。这一现象背后,既有生猪养殖规模扩张过快的因素,也有非洲猪瘟疫情后复产过猛的影响。然而,随着行业内部调整和外部环境变化,生猪存栏数和出栏数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供应侧的紧缩是当前价格上涨的关键。由于环保政策趋严、养殖成本上升(包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以及非洲猪瘟等疾病的影响,许多小型养殖场被迫退出市场,而大型养殖企业的扩张也因资金链紧张和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变得谨慎。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减少,直接导致猪肉价格上扬。
其次,猪周期是指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的现象。自2006年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4个猪周期,每一轮猪周期都分为上涨期和下跌期,一轮完整的猪周期大约要经历3到4年的时间。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猪周期的上涨期。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23年初开始至今呈现不断去化趋势,这正好是新一轮猪周期上涨期的体现。在这个周期中,由于母猪存栏量的减少,生猪供应减少,从而推动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第三,在猪肉市场中,企业的行为对猪价也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经历了较长的亏损期、负债率走高等问题,养猪企业的产能扩张意愿普遍不高。这导致在生猪供应减少的情况下,企业并没有大规模增加产能来平抑猪价。相反,一些企业甚至采取了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的紧张,推动了猪价的上涨。此外,一些企业在面对猪价上涨时,也表现出了较为理性的态度。他们并没有盲目扩大产能,而是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变化。这种理性的企业行为,将有助于稳定猪价波动,避免出现过度的价格波动。
第四,尽管猪价上涨趋势明显,但与以往相比,市场的成熟度和理性程度有了显著提升。行业参与者的行为模式改变,意味着周期性的追涨杀跌现象有所减少。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长期规划,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市场价格波动的依赖。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在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努力维护市场的稳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有望缓解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其更加平稳有序。